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庆贺2015年“世界湿地日”暨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建立10周年

西溪湿地,风景这边独好

  庆贺2015年“世界湿地日”暨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建立10周年

  文 宋青 马悦

  杭州的美,除拥有艳若西子的西湖、波澜壮阔的钱塘江,少不了让宋高宗迷恋而留下的西溪湿地。

  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市西部,东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路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面积11.5平方公里。西溪有1800多年的历史,生态资源丰富,人文积淀深厚,自然景观质朴。

  西溪之胜,独在于水。近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水体库容量约500万立方米,其间水道如巷、鱼塘栉比,具有净化水质、蓄洪防旱、清新大气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尽显“芦锥几顷界为田,一曲溪流一曲烟”的水乡风光。

  西溪之美,美在生态。湿地内芦白柿红、桑青水碧、竹翠梅香、鹭舞燕翔,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各种鸟类占杭州所有鸟类总数的近50%,拥有“十里梅花,百顷芦荡,千点白鹭,万年翠竹”的湿地美景。

  西溪之重,重在文化。西溪自古就是隐逸之地,文化氛围相当浓厚,被许多帝王将相、文人名士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不仅拥有前人留下的大批诗文词章,还保留了“龙舟胜会”、“竹林挖笋”等诸多传统民俗。众多的历史景观和深厚的人文积淀,提升了西溪湿地的品位,奠定了西溪湿地在全国湿地中的独特地位。

  今天是第19个“世界湿地日”,恰逢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建立10周年,国家林业局、浙江省人民政府在杭州西溪湿地共同举办“湿地,我们的未来”主题宣传活动,共同诠释湿地与人类相互依存的关系,倡导湿地保护全民有责。

  这十年,且把西溪留下

  2005年2月2日,西溪湿地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十年来,西溪湿地公园生态环境持续良好,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经营业绩稳步增长,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2009年加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12年成功晋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3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湿地”之一,2014年获“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如今,西溪湿地已收获20余项国家级荣誉,获得国际湿地权威组织及国家相关部委的高度认可。

  前国际湿地公约组织秘书长皮特·布里奇华特考察西溪后认为:“西溪湿地综合保护这项宏大工程,已经为全球其他湿地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也为21世纪全球各地进行城市中湿地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模式。”

  这些荣誉和成绩背后,是建设者和管理者们十年来始终如一对西溪湿地进行严格保护、科学管理、精心经营、系统研究。如今,西溪湿地已全面打响“生态、美丽、休闲、文化、科技”的特色品牌,成为杭州的又一张特色“金名片”,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严格保护——人与自然的友好相处

  西溪湿地的建设者和管理者们始终把“保护湿地生态”作为西溪的第一要务,制定和完善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保护》等20多项规划,使西溪湿地生态的保护和恢复从一开始就遵循了科学原则。先后投入上百亿元,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使西溪湿地这块罕见的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得以重放光华。

  为了恢复、保护好西溪湿地的次生生态,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依据原有地形、地貌、植被,采用大量的乡土树种或草本优化植被配置。每年采用传统的插柳护岸、埝泥护堤等方式,保护不少于2公里长的河流堤岸,并持续实施河道、池塘清淤,改善西溪水环境,西溪湿地的总体水质由开园前的劣Ⅴ类水体改善到Ⅲ类水体,部分核心区域达到Ⅰ类、Ⅱ类水体标准。

  此外,湿地公园还规定生态保护和恢复区内禁止游客进入,为鸟类和其他生物营造更加良好的生存环境。最新数据显示,2005年开园至今,植被植物由221种增加到566种;鸟类由89种增加到153种;昆虫由477种增加到703种。

  保护不仅仅限于自然生态,西溪湿地的人文历史遗迹和传统民宿也得到了保护和恢复。建成深潭口、三深村等民俗文化旅游点,恢复秋雪庵、西溪草堂、两浙词人祠等30余处自然和人文景观,评选产生了“三堤十景”,“西溪龙舟”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科学管理——“智慧西溪”的全面应用

  在精心保护、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下,西溪湿地闻名全球。2011年,国内首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条例——《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条例》颁布施行,为湿地公园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处罚各类违背生态、破坏环境的行为也有章可循。自该条例施行以来,西溪湿地严格按照条例要求对湿地生态环境实施监测,依法处理偷钓、偷采等破坏湿地生态事件。

  2012年,成功跻身国家5A级旅游景区行列的西溪湿地喊出“5A创建不是终点”的口号,展开了“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的创建工作。通过坚持法制化、标准化、智慧化、绩效化的管理,西溪湿地的标准化建设成果初显。通过认真梳理公园各项工作制度、流程,建立了包含629个标准的特色旅游标准化体系,湿地公园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化,2014年6月被评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

  更值得一提的是,西溪湿地还紧跟信息化网络时代的步伐,实施“智慧西溪”建设。通过生态监测平台实施“智慧保护”,使西溪生态保护工作更及时、更科学;网上“虚拟游”、“自助语音介绍”、手机APP的自设游览路线等“智慧旅游”,让游客体验更为丰富;汇集网络订票、网络销售等多种功能的“智慧营销”,使西溪的信息化旅游更有档次;集监控视频、电子门禁、车载GPS实时监控等功能为一体的“智慧管理”,让景区管理更加精细。

精心经营——生态、社会、经济的三丰收

  十年来,西溪湿地的管理者们积极探索湿地保护和利用的最大“公约数”,目前,以西溪湿地为中心的大西溪圈,正逐渐显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片城中湿地不仅实现了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更创造了三丰收的喜人景象,形成了以西溪湿地为中心的“金镶玉”新模式。

  在不断加强生态保育区保护工作的同时,按照湿地公园生态容量,规划湿地公园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业态,并严格限制项目规模,实施项目控制,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将旅游收入投入生态保护和日常管理,使湿地保护更有实际保障。

  利用西溪湿地公园的先发优势,与各大主流媒体建立良好合作关系,至今已累计在各类媒体宣传报道1.8万余次,积极宣传湿地保护成果。

  发挥生态和文化优势,湿地公园推出了特色鲜明的节庆产品,成功打造了花朝节、火柿节、听芦节等四大节庆产品,形成“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亮点”。目前,西溪湿地旅游经营业绩保持每年10%以上的增长速度。

  完善公园交通、餐饮、零售、公厕等配套服务设施,开发“生态科普游”、“向晚游”等生态旅游产品及“西溪三宝”特色旅游纪念品。开园至今已接待国内外专家、游客3100余万人次,让大家直观感受湿地保护成果,认识湿地保护重要性。

系统研究——生态、文化的“室外大课堂”

  生态研究。联合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校,开展多个国家湿地公园示范项目,包括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研究、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水体生物多样性保护及优化配置研究等研究工作,并申报建设国家级生态定位研究站、国家级生态遥感试验场等生态监测场所、设施,为西溪湿地日常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丰富翔实的数据依据和卓有成效的决策指导。

  同时,借助研究成果,持续创新科普教育工作。发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科普、研究、展示等多种功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建成了杭州湿地植物园、莲花滩观鸟区、环境监测站等科普教育和湿地研究场所。通过每年开展“爱鸟周”、“科技周”等各类环保、科普活动,打造“室外大课堂”,吸引上百万青少年前来学习、体验。

  文化研究。专门成立西溪学研究理事会、西溪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对西溪历史、民俗、风物等开展研究工作,先后编辑出版了《西溪纪胜》、《西溪古今诗词散文选》、《西溪的历史与文化》等30余部书籍,并命名了150余条(座)富有西溪文化内涵的堤、桥、路、景名称;根据人文科学研究成果,恢复和重建了以“一园五地”(洪园、越剧首演地、词人圣地、水浒孕育地、文人逍遥地、民俗浓缩地)为中心内容的高庄、洪钟别业等人文景观,形成了湿地文化展示集群。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西溪湿地,风景这边独好 2015-02-02 浙江日报2015-02-0200007;浙江日报2015-02-0200023;浙江日报2015-02-0200021;浙江日报2015-02-0200018;浙江日报2015-02-0200025;浙江日报2015-02-0200014;浙江日报2015-02-0200013;浙江日报2015-02-0200020;浙江日报2015-02-0200024;浙江日报2015-02-0200022;浙江日报2015-02-0200016;浙江日报2015-02-0200012;浙江日报2015-02-0200010;浙江日报2015-02-0200019;浙江日报2015-02-0200009;浙江日报2015-02-0200008;浙江日报2015-02-0200011;浙江日报2015-02-0200017;浙江日报2015-02-0200015;浙江日报2015-02-0200027;浙江日报2015-02-0200029;浙江日报2015-02-0200030;浙江日报2015-02-0200032;浙江日报2015-02-0200039;浙江日报2015-02-0200043;浙江日报2015-02-0200046 2 2015年02月0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