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智搜

致敬守望者

  郑希均

  采访特教学院,感觉有一个强烈的对比:光鲜外表下,其实很艰辛。

  所谓光鲜外表,指的是特教学院美丽的周边环境,院内漂亮的建筑,整洁的道路,清新的空气,安静的氛围,偶尔还闻数声鸟啼。

  所谓很艰辛,艰辛的是在这里教书育人的那些老师们,那些为残障学生尽心尽力的职员,当然,还有那些身有残疾却矢志求知的学生们。

  都说鞋子合不合用,只有脚知道。这是说,没有切身体会,无法真正了解真相。这个道理,在特教学院显得特别高明。一个失去光明的盲人,我们能看到的、想到的,只是他的行动不便。但事实上,他的生命、生活质量,何止仅是常人的几分之一,他的艰难,何止是常人的几倍。可以想见的是,天天面对、接触、服务残疾学生,老师们的艰难、付出,也岂止是正常学校的几倍!如果你在特教学院看到,一个盲人手指摸索着数量很少的盲文书,艰难地、迟缓地“阅”读,你一定会有两种感觉:一是觉得残疾人、残疾学生真的不容易,真的值得尊重;一是觉得自己有健康的身体,真的好幸福。但这种感觉,在特教学院教职员工那里,还得加上两条:一是为残疾学生服务,意味着不易和更多的付出;一是对这些学生必须有充盈的爱心。

  采访中,院方向记者提供了该院一个叫余玉萍学生的情况,说是能不能呼吁一下,请社会向她伸出援助之手。余玉萍是一个盲人。但她硬是读完了小学、初中、高中,还是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但是,她的不幸太多,除了失明,在衢州农村,她的父母各种事故不断,也成了残疾人。更不幸的是前些时候,她被查出得了马方综合征。什么叫马方综合征?1/3的患者死于32岁前,2/3死于50岁左右。余玉萍今年18岁。

  什么叫艰难?这就是活生生的艰难。余玉萍艰难,特教学院也艰难。闪光点也在这艰难里。这样艰难的情况下,坚守学习,坚守教育,坚守服务,其意义,已远不止“不怕艰难”,他们是生命的守望者,谨向他们致敬。


浙江日报 智搜 00012 致敬守望者 2015-01-13 3756457 2 2015年01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