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政治纵深

海宁动态监管干部日常表现——

庸官乌纱帽难戴了

  核心提示:

  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是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重点破解的课题之一。海宁市开展递进式动态管理,对干部日常表现进行全面监测和动态管理,及时发现任用优秀干部,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的领导干部,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

  前段时间,海宁市有4名副科级干部被降级,62名科级干部因为工作监测指标靠后,被组织部门约谈。

  这在当地尤其是机关干部中引起不小震动:即使不犯错误,如果工作不得力、不作为,一样会被摘帽。

  这一对海宁干部、尤其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实施的递进式动态管理机制,及时调整不适宜的领导干部,使“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成为用人新常态。

新常态:干部能上能下

  海宁市袁花镇党委副书记夏利锋,经历了一次“过山车”般的人生起伏。2013年下半年,他担任工业副镇长时,因为工业投资进度缓慢,被领导约谈;之后,他改进工作方式,工业项目投资速度大大加快,被列入“提拔重用”的干部名单。前段时间,他被任命为镇党委副书记。

  回顾这一年多的经历,夏利锋感叹制度的“赏罚分明”。

  2013年,袁花镇全面推进招商引资,计划全年完成13亿元投资额。当时,夏利锋是分管工业的副镇长,招商引资成为他的主要工作任务。

  “最初,工作思路不是很清晰,觉得这些企业是贵客,只要请进门就行。”然而,随着项目落地,夏利锋渐渐发觉,企业投资进度慢,不少项目刚开始红红火火,到后来就不了了之。

  碍于面子,夏利锋不好意思去催。“我隔段时间去看看,劝他们加快投资速度,但因为种种原因,局面并没有大的改观。”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13年11月中旬,夏利锋被海宁市委组织部盯上,分管领导找他约谈。

  “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夏利锋说,这次约谈,依据的是海宁市领导干部动态管理措施与监测指标对应表和相关规定,一旦考核指标在全市排名靠后,就会被约谈。根据这一规定,约谈之后还不改进,上级组织就会“动真格”,严重的话,连“帽子”都保不住。

  夏利锋顿时觉得“压力山大”,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思路和存在的问题,为此失眠好几夜。最后他得出结论:项目推进速度慢,除了客观原因,更主要是自己的能动性发挥不够。

  思路理清楚,工作方向也就明确了。夏利锋排出工作责任表,立下军令状,与10多位工作人员一道,下决心把投资进度拉上去。

  夏利锋带头行动,一次次主动联系企业负责人,询问企业是否需要帮助,又隔三差五地去项目现场,查看落实情况。这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很快赢得了一家光伏企业负责人的支持。

  2014年,这家公司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电池片项目开始动工,企业负责人对海宁的投资环境表示赞赏,还考虑要将公司总部和研发机构设在这里。

  面对成绩,夏利锋坦言,这是逼出来的成效,逼出来的工作作风。但他没想到的是,由于工作努力,在之后的考核中,袁花镇工业投资在海宁市乡镇中名列前茅。

  根据领导干部递进式动态管理制度,夏利锋在年度考核中排名靠前,属于可提拔重用的人选。不久前,经组织慎重考察,他被任命为袁花镇党委副书记。

  “这一制度赏罚分明,工作不得力会被处罚,工作干好了得到肯定,干好干坏再也不一样了,真正实现了干部能上能下的常态化管理。”夏利锋说:“今后不能躺在功劳簿上不努力了,否则随时会被处分。”

新思路:有位更要有为

  对周某来说,领教了递进式动态管理干部制度的“无情”之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2011年,周某被提拔为副科级。但这以后,他开始“混日子”,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考核亮红灯,综合评价倒数第一。前段时间,他所联系的村发生火灾,接到村里通报后,没有立刻去现场,第二天听说受灾情况比较严重才匆匆赶去。根据递进式动态管理相关制度,周某被降为一般干部。

  和周某一样,海宁市另有3名副科级干部,因为工作不得力、不敢担当被降职。“这件事传开后,对大家震动很大。”海宁市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胡福生说,这让大家意识到,职级不是“护身符”,如果不好好干,迟早会被“打回原形”。

  曾经有人认为,一个干部好不容易升到现在岗位,即使有些小毛病,如果没到违法乱纪的程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有的领导干部怕伤感情、得罪人;还有人担心被调整下来的干部缠访闹事,不敢对表现不佳的干部严加管理……长此以往,在公务员队伍中形成一种错误的思维定势:干部有了一定职级,只要不犯错误,就可以“只上不下”。

  “如果这种状况延续下去,只会出老好人,不符合狮子型干部队伍的建设要求。”海宁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建立领导干部递进式动态管理制度,是为了避免选拔任用“老好人”,也是为了避免干部当“老好人”。

  老好人吃不开了,这是被降级干部沈某的体会。自从3年前到乡镇任职后,主要领导对他的评价是:满足于不找事、不惹事,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一次,他到所联系的村里走访,遇到群众信访,觉得事情比较麻烦,居然对村干部说“你们处理,我先走了”,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在领导干部递进式动态管理制度面前,这一顽症渐渐得以破解。海宁市确立16项监测指标,实施5项递进式动态管理措施:提拔重用、督查通报、领导约谈、岗位调整、降职降级。

  和这些指标对应的,则是明晰的处理方式:上级条线考核排名连续3年列嘉兴第一,提拔重用;年度考核班子排名末位的将亮1次红灯,被领导约谈;届内市级条线部门年度考评末位两次,将进行岗位调整;作风效能督查问责两次,本人将被降职、降级……

  目前,海宁市有62名科级干部被领导约谈。姚某是一名副镇长,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林某上班时间上网购物,结果被查处,姚某作为分管领导,也被约谈;祁某和于某身为镇长和副镇长,因为工作推进力度不足,被领导约谈……

新气象:激活一池春水

  岁末年初,在马桥街道办事处挂职主任助理的周洪胜非常忙碌。尽管只是一名挂职干部,但他丝毫不敢懈怠。

  过去一年,街道办事处遇到的多是“硬骨头”:环保治理、征地拆迁、五水共治、黄标车治理、小锅炉改造……到街道之前,周洪胜是市委组织部的机关干部,从开始的一头雾水,到现在门门精通,他的体会是:只要肯努力,办法总比困难多。

  2014年,马桥街道环城河区块拆迁安置,和拆迁户一接触,周洪胜才知道这事棘手:农民习惯住小楼,大部分人不喜欢住公寓。他左思右想,给拆迁户算了一笔账:拿到公寓后,有多少面积可以出租,可以增加多少收入,装修可以节省多少……很多拆迁户觉得划算,就同意了。

  靠这个办法,不到100天就完成了221户房屋拆迁工作。“只要有一颗肯担当的心,多站在群众的角度换位思考,认真琢磨,总会想出办法来。”周洪胜说。

  记者在海宁采访时发现,因为领导干部递进式动态管理制度,敢担当的人越来越多了,“老好人”、“甩手掌柜”越来越少了,更多干部的潜在能力正被激发出来。

  数字证明了这一点:2014年1至10月,海宁市工业投资153.53亿元,同比增长14.7%;政府管理向公共服务型转变,28个企业投资项目纳入“零审批”;削减行政权力4300余项,行政许可事项仅保留113项。

  海宁市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完善领导干部递进式动态管理制度,保持监测频度、力度,并根据指标监测情况,跟进递进式组织处理,同时抓实一般公务员和事业人员量化考核,解决干部“能进不能出”的难题。

  ■ 专家观点

  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郭亚丁:海宁实行的这一制度,破除了部分干部中存在的“能上不能下”观念,有助于激发干部活力,形成“有位更要有为”的氛围。希望根据干部队伍建设的特点和要求,不断完善具体考核标准,推进制度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形成长效机制,建设一支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干部队伍。


浙江日报 政治纵深 00017 庸官乌纱帽难戴了 2015-01-08 浙江日报2015-01-0800012;浙江日报2015-01-0800015;浙江日报2015-01-0800017;浙江日报2015-01-0800014;浙江日报2015-01-0800019;浙江日报2015-01-0800022;浙江日报2015-01-0800023 2 2015年01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