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重振经济、稳定局势、修补党派裂痕等重重挑战
88岁老将任突尼斯总统
2014年最后一天,贝吉·卡伊德·埃塞卜西就任突尼斯2011年政治变革后首位民选总统,这也意味着突尼斯近4年的政治过渡进程画上了句号。作为一位88岁的政坛老将,埃塞卜西将带领突尼斯走向何方引发各方关注。
“走出恐惧迎来希望”
在突尼斯2014年底举行的总统选举中,呼声党领导人埃塞卜西战胜前总统马尔祖基,当选新一任总统。
现年88岁的埃塞卜西是突尼斯共和国建国以来的第五任总统,同时也是突尼斯2011年政治变革以来首位民选产生的总统。此间舆论认为,埃塞卜西上任后将面临重振低迷经济、稳定安全局势、修补党派裂痕等挑战。
他在就职仪式上说,“我将成为所有突尼斯人的总统,感谢所有信任我的人,同时也感谢将选票投给马尔祖基的人……随着选举的结束,我们走出了恐惧和疑虑,迎来了希望和信心”。埃塞卜西向国人承诺遵守宪法,保证执政透明。
在2011年推翻本·阿里政权后,突尼斯经历了4年混乱的政权转移。法国媒体报道称,埃塞卜西成为1956年突尼斯脱离法国独立以来、首位通过自由选举胜出的总统,意味着突尼斯成功实现政治转型。大部分突尼斯媒体均将此次总统大选看作是一次“希望选举”。当局敦促民众踊跃投票以巩固民主。据报道,第二轮大选的投票率为59.04%。
1926年,埃塞卜西生于突尼斯市,已婚育有4个子女。他曾留学法国,获巴黎法学院硕士学位,当过律师。从1956年起,他先后任总理府专员、突尼斯省秘书长、全国保安局局长、内政部国务秘书、总理府负责国防的国务部长、驻美国和法国大使。他于1980年12月任总理府部长级代表,1981年任外交部长,1984年任国民议会外事委员会主席。1990年至1991年,埃塞卜西担任突尼斯议长。1994年后,他重操旧业,继续从事律师职业。
人心思变促胜选
目前,突尼斯经济不景气,失业率高达15%,安全局势堪忧,多个恐怖组织在邻近利比亚、阿尔及利亚边界地带活动。“安全”和“经济”成为大多数选民最关心的话题。
作为一位88岁的政坛老将,埃塞卜西曾在突尼斯首任总统布尔吉巴任内担任内政部长,也曾在本·阿里执政期间出任议长,政治经验丰富。许多选民寄希望于埃塞卜西能带领突尼斯走向繁荣和稳定。
舆论普遍认为,埃塞卜西当选是突尼斯人心思变的结果。2010年底,由于民众不满糟糕的经济状况和高企的失业率,突尼斯出现社会动荡。次年1月,在突尼斯执政长达23年的领导人本·阿里下台。此后上台的由伊斯兰复兴运动领导的执政联盟依然未能有效提振经济,失业率依然居高不下,安全形势恶化,政局持续动荡,令民众失望。
2011年2月,埃塞卜西被任命为突民族团结政府总理,并任职至这年底。自2012年年底以来,突尼斯安全局势不稳,全国爆发多次大规模游行,议会一度停摆。
2013年10月,迫于外界压力,突尼斯执政党联盟同意由独立人士组成过渡政府来接管国家,直至新议会产生。
早在去年10月举行的议会选举中,埃塞卜西领导的呼声党就获得86席,成为议会第一大党。
一名58岁的选民匿名接受采访时说,自前领导人本·阿里下台后,突尼斯局势一直难以令人满意,“虽然那时腐败盛行,政府会逮捕不同政见者,但那时经济没有这样低迷,也没有恐怖主义威胁”。
一名叫索尔姆·克里里的大学生说,她对突尼斯眼下的经济状况不满,许多人找不到工作,参加议会选举投票是希望寻求改变。“有许多学生也有和我一样的想法,一些大学生现在毕业后只能去开出租车。”
突尼斯局势变数多
法新社报道称,大部分突尼斯媒体均将此次总统大选看作是一次“希望选举”,可以让突尼斯翻过过去令人悲伤和痛苦的一页,并认为大选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选举得以顺利进行将提高突尼斯的国际声誉。但也有媒体强调,未来总统将面临突尼斯严重的经济和失业问题,尤其是年轻人的就业状况尤其严峻。
舆论普遍认为,埃塞卜西当选后面临三大挑战:
首先,面临修补选举带来的党派裂痕。在此次选举中,埃塞卜西领导的世俗派与现任总统马尔祖基代表的宗教派两大阵营之间的政治裂痕加深。如何弥合这一裂痕,事关日后政局稳定。
其次,面临重振持续低迷的经济。目前突尼斯失业率高,地区发展鸿沟巨大,经济领域积弊甚多。能否提振经济成为埃塞卜西稳定民心、巩固政治威望的重要课题。
第三,面临稳定安全局势的重任。在埃塞卜西领导的世俗派掌权后,宗教极端势力有可能会趋于活跃,再加上邻国利比亚局势持续不稳,可能会外溢至突尼斯。
相比利比亚、叙利亚等国的持续动荡,突尼斯政治过渡相对平静,没有出现大规模流血冲突。此次总统选举的顺利举行,为突尼斯实现长治久安创造了先决条件。
当选后,埃塞卜西将以总统身份掌握军权,再加上他能通过由其领导的呼声党在议会和总理人选上贯彻自己的意志,人们希望埃塞卜西的强势领导能带领突尼斯走上繁荣稳定之路。但由于埃塞卜西已经88岁高龄,其健康状况能否保证他做满5年总统任期受到一些媒体的质疑,这也让突尼斯的未来局势发展充满变数。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