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旅游新业态打开新空间
今年接待游客超2000万,旅游总收入超180亿元
记者 张品方 刘乐平
区委报道组 孟阿荣
本报讯 日前,两架喷涂着凤凰祥云图案的全新水陆两栖飞机停靠至舟山普陀山机场,这是普陀最近引入的水上飞机,用于空中游览、航空摄影通勤运输等。
今年以来,像水上飞机这样不断涌现的旅游新业态,有效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为普陀滨海旅游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
在普陀,乘坐邮轮去旅行已成为现实。前不久,位于普陀区朱家尖的我省首个国际邮轮港——舟山国际邮轮港开港。当日,丽星邮轮公司调派“宝瓶星”号执行台湾基隆港出发前往舟山的往返航程,载客量1000余人。
邮轮港带来的不仅是一种新度假产品,更是滨海旅游转型升级的新契机。“一趟邮轮靠泊就是几千人,怎么服务好这些游客,对普陀旅游是个大挑战,也是发展的大机遇。”普陀区旅游局局长蒋斌说。眼下,普陀已经在着手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整体景观风貌化等工作。
既有乡村风,又有海岛味,海岛乡村游也悄然兴起。走进普陀干施岙村,白墙黛瓦的民房错落有致,郁郁葱葱的香樟林环绕全村,仿佛回到了记忆中的“老家”。“原真性”的海岛乡村风貌引来大量游客。今年以来,小小的干施岙村已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光门票收入就逾百万元。
丰富的旅游业态得益于项目的引进和统一规划。围绕休闲旅游产业形态和特色海岛开发,普陀专门成立海洋旅游招商组,引导企业加大对海洋旅游产业的投入。今年全区在建旅游大项目共8个,计划完成投资15.85亿元。
在旅游新业态的引领下,普陀滨海旅游淡季不淡、旺季更旺。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1月,普陀共接待游客2012.11万人次,同比增长11.3%;旅游总收入180.77亿元,同比增长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