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美丽乡村·望乡

长兴一76岁村民身患尿毒症需筹钱医治,却苦守祖屋不愿变卖老物件

老宅,拿一世守护可好?

  凡人

  【编者的话】 老屋,是祖祖辈辈合拢的轴心。每一个摆件都会讲述一段故事,虽然平平淡淡,却是家族独一无二的历史。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也许没有文字记载,只有口口相传,却能靠老屋立体地呈现。正因为老屋里有着连岁月都无法尘封的点滴,让长兴南太湖陈家浜村老人李国柱在卖与不卖中,犯了难。

长兴一76岁村民身患尿毒症需筹钱医治,却苦守祖屋不愿变卖老物件

老宅,拿一世守护可好?

  记者 王庆丽

  县委报道组 丁珊 通讯员 武贵英

  一块石雕,一片砖瓦,原本只是房屋的一个部件。而对于长兴南太湖陈家浜村76岁的老人李国柱来说,它们却更像是一条条与血脉亲情和家族荣光紧密相联的纽带,即使倾其一生,也要将其守护好。

  如今,一砖一瓦及其所依附的老宅,与它们的主人李国柱一样正面临倾颓的命运。身患尿毒症多年的李国柱,现在急需大笔资金用以支付每周三次的血液透析费用,慕名而来的古董收藏者又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愿出重金购买这些古老的砖雕石刻。

  放弃,还是坚守?老人在现实与历史、生命与荣耀之间做着艰难抉择。

  老宅的沉默:

  昔日繁华不再

  冬日正午,乱石遍布的长兴港码头附近,李国柱家的二层小楼在陈家浜村一排寻常无奇的现代民居之中显得与众不同。从一楼大厅径直而入,穿过一间小小的杂物房,推开门,便可见一个约百来平方米大小的清代样式古宅院。

  局部塌陷的屋顶,腐朽的梁木,岁月的流逝剥夺了老宅原本的繁华模样;斑驳的墙壁,遍地的杂草与青苔,也透出此时的落败。然而,脚下那厚重的长形石块地板,梁托和围墙上精美的雕花,以及黛瓦之下严丝合缝的面砖,却在不经意间透露出老宅人家过往的兴旺与显贵。

  “土生土长的长兴人,小时候总会听老一辈人讲起这家先祖李韶九的故事,后来我一查,还真有这么回事!”说这话的,是隔壁石泉村村民、今年71岁的老人吴振中。老吴退休后致力于发掘南太湖地区的传统文化,去年,他在多次翻阅史料后查到了相关记载。

  《同治长兴县志》(清·第三卷)卷二十三下“人物”篇云:“李来仪,字韶九,邑贡生,康熙三十五年知中江县,赋性侃直,强干有为,莅任三载,劝开垦,正经界,设义学,修城垣,清查丈量,革除风弊,士民悦服。”

  吴振中说,根据考证,李家祖先三代在清朝前中期皆有官职,除老祖宗李韶九曾任四川成都中江县知县外,其子李正发曾在甘肃静宁州当知州,孙辈的李乔年也曾在山东巨野县当知县。古人有落叶归根的传统,在外做官的人等到告老还乡之时,便会把积累的家产带回老家,用以购置田产、修缮祖屋,李国柱家的老宅便是由此而来。

  珍藏的石雕:

  承继先祖寄望

  对于以务农为生的陈家浜村村民李国柱来说,祖辈的辉煌更像是一个遥远而待追忆的梦。由于祖父早逝,父亲寡言,李家家谱在家族变故中遗失,他所知道的有关李韶九等人的故事也多半来自于乡邻间的口耳相传。

  只不过,年少的他,大抵还是从老宅昔日的恢宏与气派中窥见了祖辈辉煌的蛛丝马迹。李国柱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老幺,却是在老宅中居住时间最长的一位,对这里的一切饱含感情。

  李国柱说,老宅算得上是典型的高门大户,仅围墙高度就达四米,大门上方有“流芳百世”四个石刻大字,两侧是两尊石马,上刻狮子滚绣球图案。房屋采取了古代最为常见的“前厅后楼”结构,从大门到内里的小楼间总共有5间厅堂。厅堂间又以庭院相连,院内随处可见刻有莲花莲蓬、梅兰竹菊以及鲤鱼跳龙门等图案的石砖。

  “莲花寓指‘出淤泥而不染’,梅兰竹菊象征君子的雅致与高洁,鲤鱼跳龙门昭示着主人功成名就、光宗耀祖的事迹。”李国柱读书不多,却也能把石雕的寓意娓娓道来——这是先辈对自身的褒扬和对后辈的寄望,即便平凡如己,也仍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延续这样的品质,对得起老宅大门上“流芳百世”的四字祖训。

  据李国柱的妻子邱杏英回忆,她刚嫁进李家时,整栋老宅总共有36间房,占地4亩多。上世纪60年代,由于历史原因,老宅的围墙及部分房屋被拆毁。当时,为了保护这些石雕,一向循规蹈矩的李国柱用水泥把其中的一部分封存在一堵墙内掩人耳目,后来,才将它们一一取出,珍藏于家中一角。

  近年来,由于老宅年久失修,不宜再居住,李家后人纷纷在原地块上建起了新房。惟有李国柱执意保留了老宅的一间厅堂及庭院,他家的楼房于是便出现了这种古典与现代相依相存的奇特格局。

  今人的困境:

  放弃还是坚守

  在李国柱的指引下,我们在老厅堂入口处的台阶上,看到了20多块经历风霜洗礼的砖雕石刻。绽放的菊花,饱满的莲蓬,肥硕的鲤鱼……石刻上的花纹在晌午阳光的映照下栩栩如生,彰显着工匠的精巧手艺和主人的良苦用心。然而,由于人为及自然的原因,大部分石刻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老宅本身更是蛛网密布,残破不堪。

  李国柱说,一直以来都有远道而来的古董商找上门,提出要把老宅里的物件买走,那两尊刻有石狮滚绣球图案的石马,更是出到了每个1万元的价钱。那时候,即便生活清贫,一家人也不为所动。“这是老祖宗的东西,卖掉了就没有了。”朴实的乡野老汉,讲不出更深刻的道理,“无颜面对先人”就是天大的理由。

  6年前,李国柱因为身体浮肿、腹胀前往就医,被多家医院确诊为尿毒症,长期靠服药控制病情。从去年开始,普通的药物已无法奏效,他只能依靠一周三次的血液透析维持生命,同时辅以吃药治疗,每月的治疗费高达五六千元,除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报销的少部分外,剩余的只能靠在码头帮人开船运货的大儿子以及出嫁的女儿资助。

  “一开始他怕花钱,硬撑着不做透析,结果去年上半年被拉到杭州抢救了两次,好不容易才给救回来。”说到老伴的病,邱杏英红了眼眶。相濡以沫半个多世纪,她不能看着老伴因为缺钱治疗而失去生命,却也改变不了他坚守祖屋的固执。就在最近,又有一位南浔商人找上门,要将这些石雕、石板买走。这一次,邱杏英动了心,她瞒着李国柱,找到陈家浜村原村支部委员、今年64岁的田火根寻找帮助。

  七八年前,时任村支部委员的田火根曾带着长兴县文物普查小组来到李国柱家摸查情况,老人对祖先遗物的那份感怀与敬畏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如何寻到留存老宅与祛除疾病的两全之策,他也是一筹莫展。

  “有人建议村里将他纳入救助范围之内,但是他的实际情况确实不符,政策上不允许按此操作。另外,有博物馆也表示愿意接收他的这些砖雕石刻,使其得以更好的保护和展示,却又无法给出一个让人满意的经济补偿。”田火根这样告诉记者。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望乡 00018 老宅,拿一世守护可好? 2014-12-23 浙江日报2014-12-2300008;3732406;3723157 2 2014年12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