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版

文章导航

现代诸暨 大气古都

——县域城市转型与发展的诸暨实践

  现代诸暨 大气古都

  ——县域城市转型与发展的诸暨实践

  文/朱凤娟

  / 写在前面 /

  曾经知道的诸暨,也许是一个历史古城,一方底蕴深厚的文明之地。越国古都,西施故里,秦时置县,历代未废,是中国最古老的县(市)之一。苎萝山下,浣纱江畔,西施倩影翩翩;古越台上,范蠡祠中,卧薪尝胆流传千年。

  曾经知道的诸暨,也许是一个旅游名市,一方山水唯美的灵秀之地。“五泄飞瀑”、“千年榧林”、“东白山水”,以及白塔湖湿地、千柱屋古民居、千佛奇山斗岩等深深吸引海内外游客,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曾经知道的诸暨,也许是一个工业强市,一方经济发达的活力之地。是中国袜业之都、中国珍珠之都、中国香榧之都和中国五金之乡。是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城市,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第13位,福布斯最佳商业城市县级市居全国第10位,城市综合创新能力居全国县市第9位……

  但今天,再次行走诸暨,我们发现她正在开启城市转型与发展的新征程。

  每年投入近3亿元推进新农村建设,成为省首批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市;加快大唐、枫桥、牌头、次坞等省级中心镇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一批工业、商贸、文化、旅游等特色镇;每年将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尤其作为“枫桥经验”发源地,深入开展“平安诸暨”、“法治诸暨”建设,全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成为全省唯一的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县市,第一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哦,还不止于此。要了解新诸暨,必须来到城东。

  这里的建设让胸怀着大城市梦想的诸暨人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现代化都市的气息。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经济辐射功能,推进城市框架形成,完善城市基本格局和功能,塑造特色鲜明的山水园林城市形象,城东新城——是诸暨大城市建设的突破口、兴奋点和增长点。

  而在建设现代化大城市、推进全域城市化方面,诸暨则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举全市之力推进大城市建设,加快形成“一主一副五组团”网络化城镇体系,努力把诸暨建设成为具有古越文化底蕴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

  当前的浙江,正处于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全力推进发展理念向以人为本转变,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产业结构向服务经济转变,发展布局向城乡一体转变,生产生活向绿色低碳转变,城市内涵向幸福和谐转变,力争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浙江特点的转型发展新路。在诸暨,我们似乎看到了这样一个蓝图的缩影。

  【富美乡村 越都风情】

  发展布局向城乡一体转变,生产生活向绿色低碳转变

  促农民增收,让农村美丽。今天新农村建设为这座美丽之城再添点睛之笔。

  “美丽乡村”要创造的美丽,是村庄内外随目可及的风景,村民内心丰富饱满的世界;是乡村生态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农村垃圾增多,是农村发展的结果,而对垃圾的处理,则是文明的标志,是农村从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的第一道门槛。”诸暨市农办相关负责人说,为此他们积极探索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开展清洁行动,尤其近几年大力实行垃圾减量化处理,在山区乡镇开展生活垃圾生态化处理试点,在精品创建村开展垃圾分类投放试点。

  诸暨市有30多个“城中村”,人口密度大,环卫配套设施缺失,一直是城市环境卫生治理的难点和热点。今年,市建设局借“三改一拆”的东风,结合“城中村”改造,把“城中村”纳入环卫统一保洁,采用BOT模式引进深埋桶清洁直运系统,在市区暨阳街道、陶朱街道和浣东街道,共投入265套深埋垃圾桶及6辆专用车辆,日收集生活垃圾130吨。传统垃圾站房消失了,彻底改变了城中村“脏、乱、差”的面貌。

  今年,为配合“五水共治”,淳美水乡更是任务艰巨。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诸暨因地制宜,扩面提质。对山区、有空间的村庄,采用生态化处理模式,设施更实用。对平原地区的村庄,采用微动力、小型化处理模式,设计更合理。对集镇及附近村庄,截污纳管,接入污水处理厂,标准更高。2014年,全市污水治理总投入3.6亿元,基本实现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100%。

  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经营”,经营乡村之美是诸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扎实推进洁净村庄、森林村庄、文化村庄、现代村庄为内容的新村创建基础上,诸暨进一步提升理念、综合资源、打造亮点,开展精品村建设。2014年,创建76个诸暨市级新村、2个精品村。同时,串点成线,打造两条景观线。进一步完善白塔湖、五泄美丽乡村景观区的设计,构建绿色景观走廊、生态经济走廊、休闲观光走廊、文化展示走廊。

  事实上,“美丽乡村”创建的结果也成为了发展美丽经济最好的资源。大力发展农家乐、山村游等新经济业态,推动山水资源、乡村资源、产业资源向旅游资源、发展资源转变,由此又进一步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美丽乡村”要抵达的幸福,是农民腰间鼓起的钱袋,是农民眼底自信的目光、脸上满足的笑容。诸暨的新农村建设,在幸福、美丽、富足三大维度全面升级。

  “现今在诸暨做‘农民兄弟’,很洋气,拥有承包地、宅基地、征地补偿、集体收益分配权……”这是在网上流行的一句话。的确,改革成为了诸暨农村发展的活力所在。

  一手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大力推动适应现代农业需要的土地流转,鼓励支持农民以土地承包权入股合作经营,形成“承包金+股金”的稳定收入。扩面建立市、镇二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2014年,组建5个以上土地股份合作社,15个镇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一手推进农村金融发展,继续在15个镇乡推进农房抵押贷款,突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进一步拓展农村有效抵押物范围,2014年,计划发放农房抵押贷款8000万元;同时,发展和管理村集体经济,努力增加村级集体物业收入,争取基本消除集体经济收入在10万元以下薄弱村……

  行走诸暨乡村,酿酒、剪纸、造纸、篾匠、箍桶等传统手工技艺和高跷、舞龙、武术等传统民俗活动,彰显着乡村人文之美,充实着乡村文化之魂。古祠堂、古门台、古街道、古田畈、古桥、古树等历史遗存,依旧述说着悠悠古越国的往事和记忆。这里是诸暨的底蕴,是诸暨的城市文脉,也是诸暨厚积薄发的力量和源泉。

  【店口样本 小城大梦】

  发展理念向以人为本转变 城市内涵向幸福和谐转变

  今年7月,计划总投资12亿元的明峰医疗项目,在诸暨市店口镇举行奠基仪式。这家中美合资企业未来还打算把总部迁至店口。拥有一支为通用电气和飞利浦开发产品的国际团队的明峰医疗,选择店口,除了产业链配套因素,还因为这里的城市建设不比一些县市差,能为该企业吸引海内外优秀科研人员提供便利。

  诸暨市店口镇,是浙江“小城市培育工程”的“种子选手”。作为浙江农村城市化的样本点,店口以公用民建的模式,解决了城市建设的资金难题,以产业发展联动方式,解决了城市人口的集聚问题。而引进有世界先进技术的企业,通过这些企业既丰富店口的产业内涵,又将引导和助推店口现有产业的提档升级。

  “然而由‘镇’变‘城’,转变的核心因素是人。城市化,要让‘幸福感’同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本身不是最终目标,城市化进程给老百姓所带来的归宿感和幸福感,才是我们需要城市化的根本目的。唯有人民得利,才能真正体现城市化的核心价值。”镇党委书记方维炯的思路是:“产城融合,相辅相成。”

  面对民生,店口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城市硬件设施和外观建设是“面子”,用于提升城市功能和舒适度。“面子”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却是“里子”,即必须打破附加在户口本上的一连串福利,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因此,店口要解决的不仅是“本地农民市民化”,还有“外来民工本地化”。店口的做法是:实施以就业、创富、教育、医疗等“八大社保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策略。

  为了支持创业,店口专门建成“新青年、新农民、新店口人”创业园,一期6万平方米的厂房,已有21家企业入园,其中新店口人创办的企业有6家。

  教育方面,对于户籍人口,店口从2009年起就开始实施12年制免费教育,2010年贫困家庭幼儿保育费减免,2013年开始提供15年制教育保障;对于新店口人,其子女在公立学校就读免收外乡费,就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费减免,贫困家庭幼儿入园减免保育费等。以店口一小为例,该校在校学生人数达3000多,其中外地学生占一半以上。

  医疗方面,对于新店口人,店口2006年就设立爱心医院,要求门诊费用不超过50元,免挂号费,诊疗、化验费减半,药品平价零差价。如今,新店口人在诸暨市第四医院住院就医可报销50%的医药费。在基本生活保障方面,店口财政专门划拨300万元资金,用于因病致贫、因灾致贫困难家庭的解困救助。

  【城市提速 生活升级】

  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

  产业结构向服务经济转变

  如今的诸暨与全国多数城市一样,进入转型换挡的新常态。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诸暨的持久发展需要注入新动力,转方式、调结构成为发展新引擎。通过城市转型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诸暨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

  从2012年开始,诸暨城东29平方公里的范围,一座新城正在茁壮成长。短短几年时间,中心区50多个项目、百幢高楼全部落地:人防档案馆、建银大厦、市民公园即将竣工;25幢企业总部大楼和雄风永利大型商贸综合体等正紧锣密鼓地建设中;诸暨剧院、规划科技馆、检察院、法院、工行、人行等政府性投资项目即将动工建设。一个更加符合现代化产业转型和生活品质需求的新城逐渐落成。作为诸暨现代化建设新地标和商务门户的新中心,城市未来向东拓展的重要空间,城东新城的建设将带动整个城市未来发展。

  诸暨市委主要领导说:“现有的城市经济格局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诸暨正进一步挖掘与杭州都市圈的对接潜力,通过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城乡统筹步伐,进而形成杭州都市经济圈——诸暨大城市——中心镇——中心村梯度发展的良好格局。”如今,诸暨人正在做一个大城市梦。

  从诸暨的发展轨迹来看,可以说,建设大城市是诸暨发展的必然。撤县设市、跨江东进、越山西拓、旧城改造,从新兴中等城市再到气势恢弘的大城市建设,诸暨的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品位得到提升。现在,随着旧城区、城西、城东三大区块建设同步推进,诸暨大城市建设的美好蓝图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今年的金秋十月,诸暨国际商贸城一期正式开始营业,这意味着诸暨打造“广货北上”集散第一站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它带来的将是一次跨越式的产业嬗变,一次诸暨商贸流通行业的划时代变革。

  全新的城市大框架,改变的又何止是诸暨的空间形态和外在面目。大城市建设更为深层次的影响,是为诸暨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极富效率的平台,为诸暨的经济跃升提供了新契机。几乎就在搭建城市“大框架”的同时,诸暨经济结构调整、生产力布局优化等一系列动作已互为呼应,次第展开。“6+2” 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无疑将对诸暨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拉动作用。在未来的新空间里,诸暨已踏出了全新的“舞步”。

  如今,这是一方城乡统筹的乐居之地。按照大城市发展理念,以全长50多公里、投资100多亿元的城市三环线建设为标志,诸暨正在着力建设具有古越文化底蕴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超5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61.3%。坚持新型城镇化方向,大力推进店口诸北新城建设,加快大唐、枫桥、牌头、次坞等省级中心镇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了一批工业、商贸、文化、旅游等特色镇。

  这是一方和谐稳定的幸福之地。大城市建设为老百姓织起了民生保障网。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诸暨将进一步健全完善民生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关注的教育、就业、医疗、保障、住房等实际问题,从各个方面满足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每年将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社会民生事业蒸蒸日上。

  “6+2”现代产业体系:“6”,指袜业、珍珠、铜加工及新型材料、机电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环保新能源等工业六大主导产业;“2”,指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

  “一主一副五组团”:指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店口诸北新城为副中心,枫桥、牌头、次坞、璜山、五泄五大中心镇为城镇组团的市域城镇体系架构。

  “诸暨路径”:以集群化大产业为主攻方向,以支撑性大项目为有效抓手,以城市化大平台为主要阵地,以总部型大企业为主体力量,以国际化大市场为重要依托。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1 现代诸暨 大气古都 2014-12-22 浙江日报2014-12-2200020;浙江日报2014-12-2200021;浙江日报2014-12-2200018;浙江日报2014-12-2200019;浙江日报2014-12-2200023;浙江日报2014-12-2200025;浙江日报2014-12-2200026;浙江日报2014-12-2200029;浙江日报2014-12-2200030;浙江日报2014-12-2200031;浙江日报2014-12-2200022;浙江日报2014-12-2200024;浙江日报2014-12-2200028;浙江日报2014-12-2200033 2 2014年12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