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美丽乡村·老家

35位“老家粉”收到渔山新米——

一张米票,寄送感恩

  本报记者 许雅文 通讯员 雷晓云

  感恩节,一个温暖的存在。

  城市里匆忙的人,似乎没有时间停下来,感谢身边的人,习惯了放在心里,认为懂的人自然会懂。可是时间,总是能冲淡任何东西,情感若久未表达,也会淡吧。所以,感谢,说出来吧。

  既然要表达感谢,微信、电话、邮件、网购,方式好像并不缺。就在感恩节之际,“老家”发起了一个不一样的活动——“尝新米,话感恩”。

  为什么选择这样一种方式呢?

  在浙西南一带,有这样的传统,收获季节,要请长辈尝新米。最年长的人吃第一口新米饭,并用筷子把碗里米饭挑一点在桌上,以示年年有余,然后大家才能入席共餐。

  尝新米,是对土地、对长辈的感恩。

  作为一个出生在城市的80后姑娘,稻米于我,只是一种主食。新米与旧米,新面与旧面,这样的词语,也只在母亲那里经常听到。每次回家,她都会嘀咕着这是今年的新大米、新面粉,我每次都只是附和一句“哦”,然后伴着喷香的妈妈菜,不管不顾吃个精光。

  11月15日,和“老家粉”参加富阳渔山乡举办的稻香节时,我们有幸在渔山品尝到了今年的新米,听农民伯伯讲述了从一粒种子到一片稻田,再到一捧大米的过程。

  盛上一碗新米饭,我端详着手中晶莹剔透的米粒,旋即把头埋进它升腾起的白雾中。

  回头想想,母亲每次对食材的夸赞,无非是想把最好的都给我。

  在这个感恩节,应该反过来,效仿传统,把今年的新米送给父母尝一尝。

  因此,“老家”制作了35张米票,每一张米票可兑换3斤富阳渔山乡的新米,送给你想感恩的人。

  电话里说不出口的感谢,短信里无法表达的情谊,让一袋新米和一封感恩信,代你传递。

  “尝新米,话感恩”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是感恩的心没有结束,无论何时,爱都要大声说出来!“老家”来晒一晒“老家粉”发来的感恩信:感恩儿时祖母的呵护,感恩母亲一贯的宠溺,感恩另一半无限的包容。

  @雷晓云:稻米给了我太多记忆。收割时节是热闹的,大家伙七八个人今天在我家、明天在你家,直到村里所有的稻谷收割完了,才能真正称得上是收割完成;收割时是欢乐的,稻田里堆起的稻束是孩子们戏耍的地方,仿佛一个冲刺,迅速跑上稻堆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晒稻谷时有时是狼狈的,遇上阴晴不定的天气,瞬间起风下雨,大家就得迅速带上农具,百米冲刺般到晒稻的地方抢收。

  记忆里,父亲是最喜欢吃新收割的稻米的,嘴里嘀咕今年的米肯定特别香甜。总在清晨一大早就去碾米厂将新米去壳,然后回来亲手煮成米饭。煮好后他便倚着门框一声又一声地催促我起床,小时候总是很烦这个叫声,无奈带着怒气起床,扒拉完一碗米饭,起身就走,初尝新米也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现在,上了大学,再也不曾见到村里忙碌的收割场景,也不曾听到父亲急切呼喊我吃饭的声音,反倒很是想念他当年的唠叨。如果再有机会,我一定早早起床,跟着父亲一起碾米、抬米、煮米、尝米,最后对父亲说一句:“嗯,这米饭真香!”

  @宋颖:奶奶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劳动了一辈子,奉献了一辈子。现在年纪大了,走路也慢了,额头上深深的皱纹让她看起来饱经风霜。奶奶非常爱我,也很关心我的学习,只要有时间就来学校门口接我,回到家,知道我饿了,就把好吃的提前准备好,她自己都舍不得吃一口。记得有一次我发高烧,奶奶给我喂药,然后一直守着我,给我盖被,不停地摸我的头,给我擦汗,直到我退烧奶奶才松了一口气。整个晚上奶奶都没睡好,眼睛红红的,让我看着心疼。一想到这些,我就感动不已。感恩节快到了,我想把一份温暖,一份感谢送给奶奶,并且告诉奶奶,我爱您!

  @陈丹辉:其实,这份信是由爸爸转交给爷爷的,因为爷爷的地址寄不到,也看不懂文字。排行老四的爷爷,想必年轻时也没有吃上饱食的一顿米饭,成家后作为顶梁柱拉扯一家老小七口,煮饭白米少番薯多,煮糕年糕少白萝卜多,还要省给子女吃。记得收水稻时,遗落的稻穗都要捡回来,珍爱粮食之心老辈人最懂。年老时,四世同堂该享清福时,节省朴素的风格依然保持,煮粥依然是番薯多过白米,说儿子给的粮食钱也是儿子辛苦赚的。95岁的爷爷,现在身体比较虚弱,终于听小辈的话放下锄头在家休息,但是年事已高的爷爷,香喷喷的白米干饭已经吃得很少了,以吃稀饭为主,即使这样我还是想让我爷爷看看晶莹剔透的新米。

  @王亦萱:小时候我记得你说吃饭不能剩,不然剩下的饭会变成脸上的麻子;长大些你带我回老家割稻子,我手指磨破了,你笑笑说这下知道辛苦了吧;现在你身体不好弯腰都很费劲,割稻也只存在记忆中了,但这关于米的记忆,虽然寥寥几字,却包含着你不说出口的深情。操劳了,妈妈。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老家 00018 一张米票,寄送感恩 2014-12-02 3708955 2 2014年12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