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美丽乡村

常山人周华诚发起众筹重温农耕的乐趣和艰辛——

父亲的稻田熟了

  编者的话:“挽留最后的农耕”,这曾是周华诚发起“父亲的水稻田”众筹项目的初衷。去冬今春,四季更迭,一群参与其中的城市人收获了新米,还收获了童年的记忆和深切的乡愁。而久别故里的周华诚,不仅帮助勤勉的父亲寻回种田的价值和乐趣,更是从稻田的牵连中明白了“父亲在想什么”。众筹农耕,复兴的,不止是块水稻田。

  本报记者 许雅文

  常山县五联村溪口自然村,一块只有两亩大的稻田火了。

  插秧、耘田、收割……来自杭州、衢州等地的十几户家庭一起下田,分享劳动成果;一起见证一粒种子到一片稻田,再到一捧大米的过程。而这块稻田有个温暖的名字——父亲的水稻田。

  去年冬天,周华诚在众筹网上发起了名为“父亲的水稻田:挽留最后的农耕”项目。只要拿出相应的金额支持项目,不仅可以看到水稻田种植过程的全记录,体验农事,还能分享品尝最新收获的大米,并得到他父亲——一位勤勉老农的亲笔签名等。

  没想到,活动发起后,有600多名网友为活动点赞,30元、60元,一直到900元,68位网友参与了众筹,筹资金额20670元。

  本来让周华诚觉得是有点不切实际又带着天真的想法,却在天南海北的陌生人支持下做了起来。

  父亲、稻田、收获,这些都吸引着都市人的步伐。感恩父辈的辛勤,感念土地的馈赠,让他们赶赴常山这个小山村,赴一场与稻米的约会。

  如今,新米已经陆续到达支持者的手中,在长达半年多的参与中,他们有太多的心灵感悟——或是周华诚父亲的辛劳背影;或是体察到孩子对泥土的乐趣;抑或是细细抚触只有儿时才有过的浑浊浓稠的淘米水。

  无论记忆的镜头定格在何处,他们都有着相似的初衷,土地情结。

  重拾回忆:

  稻米里的乡愁

  这两天,周华诚刷微信朋友圈特别勤,因为稻田的新米已经陆续到达68位支持者的手中。网名为“茉小财”的支持者说:“一袋米躺在稻草中被运来,米袋还没打开,我先闻稻草香,香气触到了记忆的开关,那个只有三四岁、在稻草地里翻跟头、捡石头的我……”网友潘土根更是俏皮地说,这袋米就是我们小时候看到的米的样子,还是“那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

  一袋米,一次春播到秋收,对很多奔走在城市的人,都是一方回忆,一抹乡愁。

  36岁的徐骏是周华诚的初中同学,出生在常山白石镇白石村,这里承载了他满满的学前回忆。离开那个满是稻田的家已近30年,老街、木屋、石子路、集市,在他的回忆里却从未湮灭。虽然上初中便随着父母住到了县城,但每年暑假他都回到家乡度过。而近几年,每每回到老家,看到的都是留不住的人和荒芜的田园。

  当看到周华诚的项目,徐骏说就是被他的文字和他父亲的执拗打动了,他立即支持600元。

  而周华诚发起这个项目,正是因为他也有同样的体悟。

  “初中,我从溪口到了离村子30里路远的镇上读书,后来又来了离家600里的杭州读书。体面的工作,舒适的生活,我的心却时常回到那个叫溪口的小村庄。村里看不到少年,也看不到耕牛,沉重的犁、钯没有人拿得起了。周华诚说,正是因为在城市呆久了,和土地越来越远,才会想到找回儿时的回忆,才会有了这次“父亲的水稻田”行动。

  土地代际:

  老父亲的生活

  刘芸,是一名资深编辑,她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今年8岁。女儿从来没有下过田,自然也不明了妈妈小时候玩耍的稻田是何物,甚至一直认为大米是超市生产出来的。

  “对稻米生命回环的认知,很多人只知晓餐桌之旅,却没有田间之旅。”周华诚说,秧—稻—谷—米是个生命回环,一年四季的劳作生活,在这个回环的四周延展而开。但是,田间的这一切,对于我女儿这一代人来说太陌生。

  “我希望女儿能亲近泥土。”刘芸说,记得插秧时,女儿对光脚踩泥巴很是抗拒,她一度挂在爸爸的脖子和双臂上不肯下脚。有了蜻蜓,有了蚱蜢,有了小伙伴们的鼓励,才最终克服。

  周华诚经常带女儿回老家,她爷爷认真教她分辨水稻秧苗与杂草,也教她怎么插秧。而她更在意的是田地里新奇的昆虫和野花。

  所以,在周华诚心里,这不仅是父亲的水稻田,更是三代人的水稻田,不仅让女儿了解自己,也让自己了解父亲。

  在8月20日这天的记录里,周华诚这样写道:本来觉得今夏没有“苦夏”,刚过立秋,又接连下雨,很是适意。坐在车里打电话回家,却听父亲叹一口气说,久雨不停,稻禾又被淹了半截,再淹,那可不成了。

  “如果不是因为种田,我很难了解父亲在想什么。”周华诚说,如果说稻谷对我们是回忆,对女儿这一代是新奇,那么对父辈这代种田人来说,无疑是精神支柱。

  正如徐骏所说,他希望等儿子长大后,能理解他的父辈和祖辈,因为正是乡村承载了他们太多的回忆和情愫。

  稻田复兴:

  小山村的希望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今年的活动主题被定为“家庭农业”。显然,人们在关注农业现代化进程时,也在思考粮食与家庭这个具体个体间的关系。尽管家庭农民缺少获得农业投入和支持等资源,但是他们能够认真管理自己的土地。

  周华诚的父亲周全仔便是一名认真管理自己土地的农民,只是村子里像他一样勤恳的农民,守着自己的稻田,艰难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而村庄里流行着:进城打工,再怎么没本事,都比种田强!

  其实,周华诚的父亲曾经也是这么认为,犁田、耙田、插秧、收割、晾晒、碾磨……种田人最能体会其中的辛苦,只是他不知也从不敢奢望他的辛苦值得更好的回报。

  因此,当有一天,周华诚跑回家和他说起这个项目,并说一斤大米卖30元时,他惊讶之余觉得这是儿子异想天开。他也不相信,远方的陌生人会愿意关注他耕种了一辈子的稻田。

  微妙的变化悄然发生着。插秧时,周全仔迎回来的不只有儿子,还有他带来的大大小小30多个城里人,他们对这里的一切都赞叹有加,拿着相机拍个不停,并希望周全仔能把土地里每天上演着的变化告诉他们。因此,周全仔用上了智能手机,还学会了使用相机、微信,以及怎么用家里的Wifi传图片,他的微信名字就叫“稻田大学校长”。

  一个小山村,忽然被这么多外来者所关注;卖得这么贵的米,也被城里人一抢而光。村里的人觉得不可思议,但着实羡慕着,也重新审视着自家的田园。

  将收获的新米寄出时,快递小哥问周全仔:“你们家的田,是不是含有特别的微量元素,要不然怎么会有人买你们的米?”周全仔笑笑说:“是啊,我们种的可不是一般的大米!”

  周华诚说,农产品可以精致,可以文艺,是那么美好,在这份农产品的背后,是土地,是文化,是情感。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 00017 父亲的稻田熟了 2014-10-28 3669436 2 2014年10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