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观天下·人物志

布拉德利:
用报纸撬开“水门”

  美国《华盛顿邮报》前主编、“水门事件”报道主要参与人本·布拉德利21日在位于华盛顿的寓所去世,享年93岁。

穷追猛打拉落尼克松

  布拉德利年轻时求学哈佛,二战期间曾在一艘海军驱逐舰上服役。1948年,他加盟《华盛顿邮报》,开启自己的媒体人生涯。1968年,布拉德利升任《华盛顿邮报》主编,一直干到1991年退休。

  担任主编期间,布拉德利指导记者揭露了“水门事件”、“五角大楼越战文件”等轰动全球的丑闻,不仅把《华盛顿邮报》从一份默默无闻的早报打造成全美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纸质媒体,也让自己成为当时华盛顿乃至全球新闻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布拉德利参与的最知名报道非轰动一时的“水门事件”莫属。1972年6月17日清晨,5名男子因闯入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总部办公室安装窃听器、偷拍文件被捕。经调查,5人均是共和党“暗探”。为避免影响竞选连任,时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下令掩盖事实真相。同年11月7日,尼克松竞选成功。随后,《华盛顿邮报》得到消息,开始就这件事穷追猛打。

  路透社报道,布拉德利起初对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的调查性报道持怀疑态度,但当他意识到这可能成为一起“大事件”时,布拉德利开始鼓励两人追踪报道,同时允许他们在报道中引用泄密者“深喉”提供的消息。在整个事件持续发酵的28个月里,《华盛顿邮报》共刊载大约400篇文章,最终迫使尼克松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引咎辞职的总统。

  布拉德利生前接受采访时曾说,坚持不懈地跟进是“水门事件”报道带给所有媒体人的最大启示。

现任总统为他颁勋章

  布拉德利的朋友圈里也有一位总统:约翰·F·肯尼迪。两人曾是华盛顿乔治敦社区的邻居,关系密切。1975年,布拉德利还写了一本书,取名《与肯尼迪的谈话》。

  不过,布拉德利似乎难改媒体人的爆料本色。他曾说,自己如果当时知道肯尼迪和一名牵连有组织犯罪集团的女子朱迪丝·埃克斯纳有一段情,或许会舍弃友谊而选择将其曝光。

  在布拉德利的经营下,《华盛顿邮报》编辑团队从300人增至600人,新闻预算从300万美元涨至6000万美元,发行量则从44.6万份升至80.2万份。

  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去年11月在白宫向布拉德利颁发当年度“总统自由勋章”,表彰他在新闻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得知布莱德利的讣告之后,奥巴马在10月21日发表声明对他表示了哀悼。

  “身为一名真正的纸媒人,他把《华盛顿邮报》变为全美最好的报纸之一,”奥巴马如此评价布拉德利,“他掌舵期间,一批记者报道了‘五角大楼越战文件’‘水门事件’等新闻,披露了那些需要被讲述的故事——那些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和彼此的故事。”

竞争对手给他高评价

  “水门事件不仅导致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下台,还奠定了布拉德利在美国文化中的地位——他是那个时代典型的报纸主编:作风粗犷、富有魅力、立场坚定。”《华盛顿邮报》的昔日竞争对手《纽约时报》如是评价他。

  在布拉德利掌舵下的《华盛顿邮报》开始从地区报刊渐渐转型成国际大报。《华盛顿邮报》对“水门事件”的报道赢得了1973年的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公共服务奖。这是布拉德利在任期间,《华盛顿邮报》获得的18项普利策奖之一。而此前,《华盛顿邮报》仅获过4次普利策奖。

  1976年,改编自卡尔·伯恩斯坦和鲍勃·伍德沃德的同名书本的电影《惊天大阴谋》上映。这部电影详细叙述了《华盛顿邮报》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报道和披露的“水门事件”的经过。电影中扮演布拉德利的贾森·罗巴兹因此片成为了第4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得主。

  《华盛顿邮报》前发行人唐纳德·格雷厄姆认为,“本·布拉德利在他那个时代是全美国最出色的报纸主编,更是在现代主编中对他的报纸影响力最高的一位。”

  “在本退休后的很长时间内,依旧能在《华盛顿邮报》感受到他的影响力,他让报纸和我们的新闻编辑部在新闻界有独一无二的地位。”1992年接替布拉德利成为《华盛顿邮报》执行总编的唐尼曾表示,“我们愿意跟随这个人翻山越岭、浴血奋战,不管前路如何。”

  《旧金山纪事报》的前主编菲尔·布龙斯坦曾这样描述他,布拉德利——“最后一位狮子王般的报纸编辑”,可雅可俗,精力充沛,鼻梁扁平,几乎总是穿着一件白领粗条纹的滕博阿瑟衬衫,两只袖子卷起。

  (据新华社、央视)


浙江日报 观天下·人物志 00018 布拉德利:
用报纸撬开“水门”
2014-10-27 浙江日报2014-10-2700008;浙江日报2014-10-2700012;浙江日报2014-10-2700014;3667389 2 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