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刀木人生 譬如朝阳

  本报杭州10月23日讯

  记者 吴孟婕

  两年前的一天,去木刻大师赵延年先生家采访。春日的午后,女儿女婿把老人从房间里扶出来,他微笑着,主动与我握手致意。我一紧张,手中的笔掉在地上。“做木刻的人,是不允许手中的刻刀掉在地上的。”弯腰去捡时,身后传来的声音温暖坚定,恰如那双大手。

  斯音犹在,斯人已别。今天下午,这位飞刀雕琢出一个波澜壮阔的世纪、把艺术看得比什么都重的版画家、美术教育家,离开了我们。“中国美术界损失了一把刻画时代入木三分、横眉冷对假恶丑、俯首甘为真善美,足以代表近现代木刻高峰的‘快刀’‘飞刀’‘利刀’。从此,再也没有人能刻出那么黑白分明、风格强悍的鲁迅了。”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感慨。

  赵延年,1924年生于苏州,祖籍浙江湖州。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顾问、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省文史馆名誉馆员等职。1991年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联合颁发的“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2009年获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颁发的首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接受采访前,赵老已根据采访提纲把回答重点写在小本子上,但一说起那些栩栩如生的版画作品,那些生动如昨的创作故事,小本子就“失业”了——

  “60多年过去了,我仍然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时的情景。那是1949年,在上海市美术工作者协会,我和米谷、张乐平、唐云、应野平等人把《讲话》读了一遍又一遍,实在感到很‘亲切’。

  李桦先生对我17岁时一幅题为《秋收》的作品有过这样的评价——‘你门外就是农田,为什么不出去好好观察一番?’这对年轻的我真如当头棒喝,使我懂得了创作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道理。此后,在我个人的艺术生涯中,始终在揣摩‘人民’这两个字的写法,同时,也在努力领悟它的况味与价值,多少年来,未敢忘,也不能忘。

  艺术工作者的创作手法是丰富的,创作题材是源源不竭的,所谓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并不是只画一种画、只用一支笔。

  1978年,我几次到绍兴柯桥采风,画了几百张人物速写,又听当年鲁迅家里的帮工给我讲了很多场景和故事,所看、所听、所感三者间相互激荡、互为补充,才‘化合’出你们今天看到的有‘灵魂’的阿Q……”

  当时的稿件标题是《譬如晨露 譬如朝阳》,我们想用一点色彩,向这位沉浸于黑白世界的艺术家表达敬意。今天再用,是目送,更是致敬——他的创作态度、他的艺术光亮,永远不会离我们而去。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刀木人生 譬如朝阳 2014-10-24 3666333 2 2014年10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