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诺奖得主维尔切克与浙工大学子畅谈

量子神通胜过孙悟空

  本报杭州10月19日讯

  记者 王婷 通讯员 杨文婕

  100年前不可想象的,100年后都成为了现实,那么再一个100年后呢?

  量子,一个陌生又神秘的名字,百年前还不存在,如今却已闯入了我们的生活。今后,它又将会开启一个怎样的黄金时代?

  自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以来,量子革命在加深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现代技术革命,据统计,美国的GDP中大约有30%来自量子力学相关的技术创新。

  2004年,美国科学家弗兰克·维尔切克与戴维·格罗斯、戴维·波利茨发现了量子场中夸克渐近自由现象,构建出适用于所有物质的“万有理论”,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几天,维尔切克受邀来到浙江工业大学,为大家揭开神秘的量子面貌,让我们一起跟着维尔切克捕捉生活中的量子力学之美。

  量子就在手机中

  “也许你们会觉得量子很难理解,但是知道吗,量子现象就是你们手中的iPhone和iPad。”维尔切克拿出手机比划着。一句话,便让人们与高科技之间的距离缩短了。

  “构造任何固态的电子元件都需要运用量子物理学,你的iPhone手机中的每一块芯片都布满了晶体管等量子设备。此外,手机的显示屏、触摸界面、相机功能、GPS接收器等,每一项功能的研发都依赖于我们对量子物理学的理解。”

  六七十年前,如果人们想携带电脑出门,或许需要一辆大卡车来装载,因为那时候计算机还是一个庞然大物。但随着依据量子力学设计出来的半导体器件——晶体管,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电脑的体积开始不断缩小,存储空间不断增大。

  浙江工业大学老师熊宏伟补充说:“量子力学在电子设备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巨磁电阻效应,就革命性地改变了数据存贮的方式,实现了电脑和手机广泛采用的小体积、低能耗、大容量的存贮方式。”

  据介绍,很多科学家现在已将目光集中在了量子计算机。它不仅运算速度快、存储量大、功耗低,而且体积大大缩小,一台超高速的量子计算机甚至可以直接装进上衣口袋,而它的运行速度将达到现有计算机的几百万倍。

  如今,量子计算机正处于开发研制阶段,也许,未来的某一天,你会发现数字计算机已经因为过时而被丢进了垃圾堆,量子计算机将占据你的新生活。

  量子胜过孙悟空

  记得《心灵传输者》里的戴维吗?他可以使用“心灵传输术”,一瞬间就能跨越时空。

  还有,《封神演义》中的土行孙,会突然消失,一转眼又从别的地方冒出来……

  这些都只是科幻电影和神话中才会出现的场景。实际上,在神秘的量子世界里,就存在这样的“时空隧道”——量子态隐形传输,能够让物体实现瞬间转移。

  量子态隐形传输的实现是依据量子信息学中的“纠缠”现象,维尔切克用《格林童话》中《两兄弟》的故事打比方,一对双胞胎兄弟,长得分不清彼此,一模一样。同时,他们也心灵相通,即便天各一方,弟弟有难,哥哥即刻得知。

  “纠缠是一种非常奇怪的性质,两个粒子无论分开多远,对其中一个粒子操纵或者作用,必将影响另一个粒子的态。”

  随着量子科技的发展,人类有朝一日或许可以胜过孙悟空神通广大的“筋斗云”,像电视剧、电影中的人物那样实现瞬间转移或者跨越星球,让艺术想象成为现实。

  “如今,量子‘纠缠’成果正被应用于保密通信、量子计算机等方面,也就是说,困扰我们许久的手机泄密问题或许能够真正解决。”熊宏伟的话让人欣喜。

  由于安全保密、超光速、远距离等独特优势,量子通信已成为“宠儿”。依靠量子“纠缠”特性而产生的“量子密钥”,是保障通信安全的终极技术手段,因为它提供了一种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新一代密码技术。

  量子开启新时代

  “量子”与“生活”,这是维尔切克强调的两个词。在他看来,无论是理论还是技术,其本质都应该是为人类服务,提升我们的生活水平。

  一个普通人,一般是不会介意自己的手表快了半分钟还是慢了十几秒,但如果是天文台或宇航局,半分半秒的误差都是不允许的。这些机构都会使用原子钟来保持时间的精准无误,原子钟比之前所有钟表都要精确。例如一台铯原子钟,能够在2000万年之后,依然保持误差不超过1秒。

  那么,量子力学与这些有什么关系?维尔切克解释道,原子钟是利用原子吸收或释放能量时发出的电磁波来计时的。由于这种电磁波非常稳定,再加上利用一系列精密的仪器进行控制,原子钟的计时就可以非常准确了。

  量子力学不仅应用在天文、航海上,更悄无声息地融入人们的生活。

  用于检查是否病变的核磁共振,以磁场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的磁疗,利用特定光波的光子激活人体代谢机能的光量子治疗……越来越多的医疗器械开始借助量子力学的“神奇力量”,为患者带来希望。

  这次来杭,维尔切克还携夫人一同参观了艺术绘画展,与花鸟画大师何水法先生展开了一段颇为有趣的科学与艺术的对话:“科学与艺术之间也有‘共振’与‘共鸣’,我们可以利用量子影响艺术,通过图像方式展示出来,这需要我们对量子材料的理解更加艺术化。比如,现今流行的3D画,如果想真正控制三维图像就要对量子有充分的理解,通过对量子的操控,使3D画像变得更生动。”

  “量子世界是一个神秘的国度,我很庆幸21岁时我就迷上了它。”维尔切克憧憬说,今后,以量子力学为基础的机器人,将为人类提供更加便捷、智能的服务,为人类创造出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量子神通胜过孙悟空 2014-10-20 3659988 2 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