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人文世界

当科学遇上历史

  单泠 周炜

  2010年的5月25日下午,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文物局共建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区域创新联盟(浙江省)签约成立,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成为了区域创新联盟理事会成员单位。

  2011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由浙江省文物局组织建立了“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区域创新联盟(浙江省)分析检测平台”,由浙江大学文物保护材料实验室负责不可移动文物检测;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丝绸博物馆)负责纺织品文物检测;浙江省文物保护科研基地(浙江省博物馆)负责可移动文物检测。平台的入口建立在浙江省文物局的网页上,文博单位的科研人员随时可以送样检测。

  联盟成立4年,至2013年,联盟成员申请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项目得到多个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并获得专利10多项,联盟单位成员发表论文61篇,其中SCI收录12篇,ISTP收录3篇,EI收录9篇;“丝蛋白加固保护”、“三维数字化技术应用”、“古建筑传统黏结材料”、“大型饱水木质文物的真空冷冻脱水”等10余项成果在文物保护中得到应用。

  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是创新联盟内唯一的一家企业单位,专门从事文物建筑维修设计。院长黄滋说:“文物保护给人的感觉很‘小众’,但真正关注这个领域,特别是不同的力量交织介入,就会发现我们可以做‘更大的事’。”

  联盟成立之后,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牵头,联合东南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三所高校申请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古代建筑营造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围绕古代建筑营造传统工艺的木构营造技术、木构榫卯节点和青砖灰瓦营造工艺三个专题展开研究,“这在设计研究院的历史上还是头一回。”黄滋说,“从前,我们进行古建筑修复,总要寻找古代工艺的传人,但是,传人越来越少,文物面临的‘失传’与修复‘失真’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能不能做一些科学化的整理和分析,让古代的工艺能够传承下来?我们需要依托高校的研究力量。”

  如今,这项课题已经接近结题,黄滋的案头,正摆放着一份江浙地区古建筑木构营造操作规程的草案,这是课题的“产品”之一,集结了江浙两省吴地香山帮、越地婺州帮施工工地和匠帮工艺的传人的智慧,最终将成为江浙地区修复工程的“指导手册”。

  在良渚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站大院里,有两个临时建筑,分类存放着从现场发掘出的数千岁高龄的“宝贝”。良渚地处湿地,很多木制或是竹制的文物,以前往往因为无法保存拍了照之后就消失了。现在,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浙江化工研究院合作,正在研制一项新技术,将古物连同泥土整体搬运,再慢慢用专制药液一步步脱盐、防腐、除湿……直到可以长久保存。

  这样的新手段和新方法,非常需要普及。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刘斌与中国丝绸博物馆即将合作完成的《有机质文物出土现场应急保护工作手册》就是这样一本书,让考古一线的工作者在发现特别情况的时候,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应急操作,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是联盟建设的积极推动者和参与者之一。他说:“浙江省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技术研究试验基地”就是联盟催生的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学科交叉研究中心。对学者来说,从技术出去,到问题进来,再到数据积累,是三个层次的递进关系。目前,基地的工作,正在围绕数据积累推进。”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 00017 当科学遇上历史 2014-10-10 3641847 2 2014年10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