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科技

让生活更美好

  郭兴华

  一道“蓝光”,照亮人类的生活,也赢取了诺奖的钟情。

  正如评论家所言:“其意义不亚于爱迪生发明白炽灯。”

  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因发明“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获得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在声明中称:“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带来明亮、节能的白色光源。

  是他们,让半导体照明成为现实。蓝色发光二极管是由铝、铟和氮化合物制成的,当它发出的蓝光射到由铝、铟和磷化合物组成的结构层时,又会产生橙色光。而橙光和蓝光混合后,在人眼看来就是白色光。

  如观察家所言,“传统的灯泡和灯管将被白色发光二极管取代。”发光强度是传统荧光灯、白炽灯强度的多倍甚至数十倍,能耗却是数十分之一,不久的将来,人们也许会争相购买用白色发光二极管制成的照明灯,替换下家中所有的灯泡,尽情享受新光源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值得注意的是,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的“蓝光”意义远不止于照明。由于最早研制的发光二极管,只能发出红色的光,仅用作电子设备中的指示灯。后来,能发出黄色、绿色光的发光二极管相继问世,但三基色中唯缺蓝色。正是“蓝色发光二极管”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半导体发光“三原色拼板”的补全,让全彩显示成为可能。这一技术也可广泛应用于大屏幕彩色显示、交通信号灯、多媒体显像、LCD背光源、光纤通讯、卫星通讯和海洋光通讯等领域。

  诺奖之光照亮生活,也再次用鲜活的实例告诉我们:科技,就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诺奖的竞争者中,不乏成果与生活关系密切的,特别是其中广受外界关注的两位华裔科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张首晟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杨培东,其成果同样如射向生活的光亮——

  张首晟用“集市”和“高速公路”为例讲述其“拓扑绝缘体”成果的意义:电子在芯片中移动就像跑车开进集市中,再怎么高档也跑不快;但若在高速公路上就可畅行无阻。这一成果,可能是未来计算机持续进步的关键,让更高效、更稳定的计算机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杨培东一直致力于用电流来激活纳米激光器,这样纳米激光器就能用于电路。而最终,他希望纳米激光器有可能被用于鉴别化学物质、提高计算机磁盘和光子计算机的信息存储量等。如果有一天,我们的计算机磁盘变得更加小巧却更加“海量”,这很可能就是他的功劳。

  每年的10月,总有一个备受关注的新闻焦点——诺奖的公布。然而绝大多数人并不会去真正关心奖项的本身,因为光是看获奖者成果的题目就“不明觉厉”。但其实,诺奖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并不遥远。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一天之中我们用到的牙刷、牙膏、微波炉、电话、激光打印机、手机、电视机等日常用品,要么是诺奖的产物,要么是在获奖成果基础上派生出来的。

  诺奖从诞生至今已有100多年,它见证了跨越两个世纪的几乎所有的重大科学发现,也实实在在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如果诺奖是一道光,它照亮的绝不仅仅是科学真理,同时,它也照亮了我们的生活。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科技 2014-10-08 3645229 2 2014年10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