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农民从外出打工到返乡创业
老照片,讲述光阴故事
见习记者 李文芳
通讯员 王福田 李杰
青山相连,溪水淙淙,房屋错落有致散落在翠绿之中,走在德清县武康镇长春村,扑面而来的乡间气息让人流连。绕过一片400多亩的生态农庄,踏进位于沈家组9号的三层小洋房,在客厅正前方显眼的位置,一张老旧的全家福将我们拉至上世纪70年代。
照片里,一家8口紧凑地站在一间茅草屋前,屋顶稀疏的稻草间露出白色的天空,年仅5岁的黄建南眉头微锁,眼神懵懂,二哥黄建华咧着嘴笑。
茅草屋是黄建南父母的婚房,婚后又住了20多年,那时是黄家最为落魄的岁月。父母两人挣工分,8口人吃饭,家里穷得根本没有能力去修补茅草屋,“屋漏偏逢连夜雨”的窘境时常上演。
1975年,“房屋实在没法儿住了,修都修不好”,在县政府的帮助下,黄家准备拆除茅草屋,新造木结构房屋。为了留下纪念,黄建南的一个远房亲戚从照相馆请来师傅,“咔嚓”一声,把这个普通农村家庭的生活瞬间定格住。
住进木结构房后,黄家不再担心风吹雨打的凄凉,然而,贫穷依然像是挥之不去的阴影。上了学的黄建南,还时常感受到因贫穷而带来的伤感。
“那个时候上早操,几百个学生站在一起,我总是被当众点名,就因为家里没钱,又欠了学费。上初中时,要从长春村去上柏中学上学,那时家里条件稍好的孩子都骑自行车去,可我每天都要走近3公里的路。”
黄建南的求学时期,也正是新中国开始翻天覆地变化的阶段。对黄建南一家影响最大的是1982年,国务院明确提出“允许农民进城开店、设坊、兴办服务业、提供各种劳务”的经济政策。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黄建南的哥哥背着行囊进了城市,融进了第一波务工潮。
16岁那年,黄建南也开始跟着大哥学油漆手艺,辗转杭州、湖州等地,四处打工,自食其力,黄家涌现了村里少有的外出务工人员。
1992年,成了家的大哥、二哥手头宽裕了些,分别在老家造起两幢二层水泥楼房。黄建南也和三哥联手,在父母的帮扶下,盖起了一幢二层水泥楼房。
那时候,外出务工、下海经商成为农村人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陆续有许多人离开土地,进了城市。二姐黄国芬婚后同丈夫去了苏州,开了间杂货铺,生意日渐稳定,因缺少人手,便邀弟弟前来帮忙。去苏州前,黄建南跟自己的二层楼房合了张影。
那年黄建南21岁,与苏州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杂货铺工作的3年,黄建南结识了现在的妻子张香云。1996年,两人结婚。黄建南说,自己真正生活好转是在结婚之后。
上世纪90年代末,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小汽车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凭借自己精湛的油漆技术,黄建南在苏州开始涉足汽车喷漆、机械设备养护等工作,“那时候真的是不分白天黑夜,有时候做工一直到凌晨一两点”,正是凭着那股干劲儿,黄建南的生活有了很大起色。
婚后不久,黄建南便在苏州分期付款买了一套190多平方米的房子,第二年就付清了所有房款。2002年,黄建南迎来了事业高峰。那一年,在进行了几轮国企转企改制的浪潮后,苏州市政汽车修理厂开始转制承包给个人,黄建南毫不犹豫承包起了汽车修理厂。
此后,黄建南的事业扶摇直上。
在苏州生活了20多年,可故乡始终召唤着黄建南,回乡后的他,看到了家乡的巨变。街道整齐划一,公路四通八达,邻居们的旧房子都变成了小洋楼。家乡的美景、村庄的变化,让黄建南想“落叶归根”。
2010年,黄建南在老房子不远处获批了一块宅基地,花了100多万元造起幢新式的三层小洋楼,屋内装修豪华,家电一应俱全。客厅正对门的一副对联“建功立业达三江,南来北往通四海”,是黄建南托一位当老师的亲戚创作的,而字则由黄建南亲自挥毫写下。
建完新房,黄建南始终想在家乡做点儿什么。2011年,德清县土地流转已经推动了多年,长春村的土地也开始流转,土地集约化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商机。黄建南于2012年回到家乡承包了400多亩农田,成立了浙江南凯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如今,浙商回乡投资渐成潮流,许多在外经商的人,都开始重归故里。
新房内,黄建南特意把那张1975年拍的老照片,放大后裱起来,挂在客厅里。“不忘过去的贫困,珍惜今天的幸福。”黄建南指着照片说。老照片的正下方,是2009年黄建南母亲69岁大寿时拍的全家福。白发苍苍的老母亲依然精神抖擞,扎着两条小辫儿,定格在欢声笑语中。
如今,小洋楼的正前方便是黄建南在建的生态农庄了,放眼望去,杨柳依依,池塘秋意渐浓,各种新鲜的果蔬预示着丰收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