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 如何突围
陆遥
杭州计划明年起针对生活垃圾采取阶梯收费。2015年起,各区垃圾量超过控制目标2%的,超量部分将按垃圾处理费结算价的1.5倍支付;超过4%,按2倍支付;超过6%,按3倍支付;同时,对实现垃圾减量目标的给予激励。
垃圾处理难题,让许多城市一筹莫展:每天从家家户户生产出来的生活垃圾,如果一直增长下去该怎么办?垃圾,从源头上就该控制。不想被“垃圾围城”的杭州,决定要采取总量控制措施。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但如果没有有效回收,这些放错位置的资源就会对环境产生持续的伤害。解决这个问题,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是必由之路,垃圾分类是这条路径上不可或缺的第一环。
从小范围试点到大规模推广,垃圾分类已经走过十多年,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缺乏激励约束机制,很多人依然认为“垃圾围城,是政府要解决的事”;一些人起初还认真分类,但看到垃圾桶里仍然是混合垃圾,也就渐渐失去了动力。有地方也曾试图出台激励或处罚措施,但往往是刚一征求意见,便反对声四起,最终只好不了了之。
既然不能单纯依靠公众自发养成习惯来实现垃圾分类,就应当拿出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手段,为垃圾分类提供推力。针对垃圾收费的行为,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市民压力,帮助大家做好垃圾分类,减少生活垃圾产生。为破解垃圾治理难题,杭州市政府持续在发力:探索垃圾机械生物处理新途径;升级垃圾处理体系;规模化厨余垃圾处理项目运行……未来,杭州垃圾将以焚烧处理为主、生物处理为辅、填埋处理为保障。各种尝试,直指一个完整美好的垃圾处理系统。
办法总比困难多,为破解垃圾难题,各种方式都值得一试。与其一味地将板子打在别人身上,每个人不如从自我做起,从减少每天的生活垃圾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