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一企一策 限期整改

金华铁腕治理可燃爆粉尘

  记者 徐晓恩 徐贤飞

  本报金华9月22日电 原来木屑粉尘漫天的红木家具生产车间,如今空气清爽。今天,东阳市御乾堂宫廷红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海军带了几位客户,在车间里走着,逐一介绍家具的生产流程。

  “能把客户带到车间,多亏了门口的那个大家伙,把粉尘全部吸走了。”马海军说的“大家伙”,就是公司年初投资安装的红木生产企业专用中央吸尘器,通过车间专用管道,把生产过程中产出的粉尘吸得干干净净。

  在东阳市,已有多家红木家具企业像御乾堂一样安装了通风吸尘设备。原来污染环境、存在安全隐患的木屑粉尘,收集加工后变废为宝,成了一颗颗木珠子。

  金华市有汽摩配、五金制品、红木家具、饰品等1199家企业涉及可燃爆粉尘。这些企业尤其是金属粉尘企业,一直都是金华市安全生产整治排查的重点。

  今年以来,金华市进一步加大对涉尘企业的检查力度,抽调100余名执法和专业技术人员,邀请有关专家共同组成21个专项督查组,先后两次对各县(市、区)排查整治情况进行了暗访督查。排查发现隐患4771个,关闭安全隐患严重企业66家,责令停产整顿465家,限期整改622家。

  整改涉及可燃爆粉尘企业隐患,具有安全标准严、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的特点。金华市派出专门队伍赴苏州、泰州学习取经,并委托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联合工程公司等有资质的权威安全专业技术机构,对整改工作提供服务和指导,根据“一企一策”的原则帮助企业制定整改方案。

  同时,按照不同行业、不同生产工艺和危险工位,金华还分别选取10家典型企业开展先行整改试点,建立示范样板。目前,金华市已安排2000万元资金,对整改企业购买安全技术服务、改进安全技术装备等适当给予财政补助。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金华铁腕治理可燃爆粉尘 2014-09-23 3629507 2 2014年09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