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我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效明显

五项经费去年降逾两成

  本报杭州9月22日讯 (记者 廖小清 通讯员 林图 盛相良) 今天在杭州举行的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了2013年度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全省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报告显示,2013年全省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5项经费支出合计95.96亿元,比2012年减少29.41亿元,总体压缩23.46%。其中,“三公”经费支出66.03亿元,减少11.42亿元;会议费支出15.74亿元,减少15.16亿元;培训费支出14.19亿元,减少2.83亿元。

  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我省进一步强化了对“三公”经费、会议费和培训费等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从今年3月18日起,历时近4个月,省审计厅协调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3支力量组建6545个审计组,对2013年度全省公务支出公款消费开展专项审计,在14425家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自查的基础上,抽查了三分之一以上单位。

  审计结果表明,我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效明显,有效遏制了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浪费等陋习,行政成本进一步下降。

  审计还发现各类违纪违规问题金额3.09亿元,占本次审计抽查支出总额的2.14‰。主要问题有:无预算、超预算出国(境),虚列转嫁出国(境)经费支出,个别单位未经审批持因私护照公费出国;配备超编制、超标准公务用车,违规借用下属单位或管理单位车辆,无预算、超范围列支公务用车费用;公务支出超范围、超预算,少数单位存在公务接待标准过高、列支礼品、公款旅游考察等问题;虚列会议培训支出挂账用于消费等。

  针对公务支出公款消费的问题,审计部门建议,一手抓监管,一手抓源头,继续从严控制公务支出,加强监督管理,降低公务活动成本,对发现的问题依法依规作出处理。同时,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和预算执行严肃性,对公务支出公款消费进一步细化标准、优化结构,避免预算编制“粗放式”管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五项经费去年降逾两成 2014-09-23 3629748 2 2014年09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