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理论视野

信息化时代做好代表工作的思考

  陈小恩

  信息和通讯技术在国家机关的应用是一个国际性的发展趋势,已成为每个国家必须面对的一种战略选择和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通过建立健全代表联络机构、网络平台等形式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可以说,信息化将成为推动代表工作与时俱进的重要方向。

  代表工作信息化的基本定位

  代表工作信息化是在上层建筑领域搞建设,必须科学定位和稳妥推进。

  在人与技术的关系中,应立足于以技术的工具性满足人的主体性需要。人大开发有关信息技术服务必须听从于、服务于代表履职的实际需要,提升代表的履职效率。

  在工作与技术的关系中,应立足于用技术的优势创新代表的履职工作。要通过信息技术建立代表O2O履职模式,实现代表与国家机关全天候、便利化的联系互动,拓展代表的履职空间。

  在民主与技术的关系中,应立足于把科技生产力转化为促进人民民主有序发展的动力。要运用信息工具,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拓宽群众有序参与政治的渠道,增强代表的履职成效。

  代表工作信息化的实践模式

  今年5月,张德江委员长来浙江考察调研时,对浙江人大代表工作的信息化给予了充分肯定。在推进代表工作信息化的探索实践中,浙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集约化的理念。坚持统一开发、共同使用的原则,建设了全省五级共八万多名代表共用共享的“浙江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

  强有力的组织。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四级人大共同推进,确保平台短期内建成、正常运行。

  互联网的思维。坚持以代表需求为导向,把平台等同于淘宝网,各级人大的任务是开好“网店”,为同级人大代表提供对路的服务。

  创新型的管理。建立技术部门被OTT化的管理机制,明确人大业务部门推广和维护平台的主体责任,人大技术部门协同配合、紧密合作的工作格局,以科学的分工和管理推动平台建设。

  差别化的手段。先行开发代表履职服务系统,稳妥推进网上代表联系群众工作。

  深入推进代表工作信息化的建议

  代表工作信息化易在提供单纯的技术服务,难在将传统的工作方式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我们认为,进一步推进代表工作信息化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遵循科学原则指导,引领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主要应坚持好政治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原则,重点要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依靠各级党委和人大常委会党组的领导,积极稳妥地推进信息化。

  顺应互联网“大智移云”趋势,打造信息化的升级版。我们已经进入了以大数据、智能化、移动式和云计算为表征的“大智移云”时代,要加强对新技术新趋势的研究,引入和运用其理念和功能,完善代表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坚定以用为体的建设导向,夯实信息化的发展基础。采取有效手段,解决好人大自身用和代表经常用的问题。

  强化“一府两院”协同参与,提升信息化的层次和水平。通过信息化途径扩大面向代表的政务公开和政务参与,广泛听取民意,主动接受代表和群众的监督,增强权力运行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作者为省人大常委会代表与选举任免工委主任】


浙江日报 理论视野 00008 信息化时代做好代表工作的思考 2014-09-19 3622164 2 2014年09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