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经济

信息经济,新动力新期待

  本报记者 李倩

  这几天,阿里巴巴集团在美国举行IPO路演的盛况,令久经世面的华尔街都感到惊讶。每个季度利润增速超过40%,销售额相当于芬兰的经济总量,按照公开的定价区间,此次融资额最高可达243亿美元,有望成为美股有史以来最大的IPO,这就是新经济的力量。当经济形势整体放缓,许多产业都在面临产能过剩,信息经济却在屡屡创造财富神话,成为一马当先的新经济引领者。

  忽如一夜春风,竟吹开千树万树梨花。 如果说之前我们认为的信息经济只是打个电话、上个网,那么现在,随着新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信息经济已经涵盖生产、生活、管理等多个领域,成为浙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慧物流,信息技术在浙江大地风生水起,新词频出,产业在迅速转型,经济在崭新布局。今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和利税总额分别增长8.5%和22.5%,高出全省规上工业2.1和13.6个百分点;软件业务收入和利润分别增长30.3%、31.4%,高出全国平均增幅9.3个和9.4个百分点。全省信息消费规模达到了1475亿元,同比增长23%,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10.9个百分点。

  “世界是平的”,这是信息经济为我们带来的红利。不论是沿海还是山区,都站在同样的机遇起点。在滨江,一条近千亿元级的信息产业链已经形成。从关键控制芯片研发开始,到通信设备制造、信息软件、物联网系统集成,再到终端电子商务、网络运营服务直至大数据、云计算的各种应用服务——滨江以技术创新链促进全产业链发展,占据了信息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与此同时,位于山区交通不便的小县城遂昌,也从卖竹炭开始起步,汇聚了一支超过6千人的“网商大军”,逐渐成长为全国扬名的电商县,探索出一条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助推信息经济与山区生态经济融合发展的新道路。

  搭载了信息化的浙江工业也正在嬗变。在长兴,铅蓄产业通过在生产、检测环节应用物联网技术,推进绿色安全制造,实现了凤凰涅槃式的华丽转身。在永康,机器换人已经掀起热潮。当地的领军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的焊接、喷漆、搬运机器人以及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已经广泛应用在永康的传统优势产业电动工具、门业、杯业等领域。据统计,上半年全省以“机器换人”为主的技术改造投资2149亿元,同比增长8.2%;单位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3%,全省工业正朝着“提质、增效、升级”的方向前进。

  乘势而上,信息经济的“高铁”正呼啸着向我们驶来。


浙江日报 经济 00009 信息经济,新动力新期待 2014-09-12 浙江日报2014-09-1200011 2 2014年09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