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3版:今日上虞

上虞的“张满贞”

  刘绪源

  《张满贞》是老作家周立波的一个短篇,写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小时候读过,一直忘不了。小说写一个快乐热情的女青年,从城里下放到山乡办玻璃厂,三句话必谈玻璃;后来调到公社管农业,又开口闭口不离粮食了。这不是作家最好的作品,又有明显时代局限,但何以会吸引我?是在当时的年龄,这种清新、进取的人物气质,让我感到了特别的美吗?

  来到浙江上虞,见到中国杨梅之乡驿亭镇的小贾姑娘,竟又让我记起张满贞来。十多年前,从学校毕业后,她在镇“计生委”工作。上虞是水果之乡,每年初夏杨梅成熟,那白里透黄、酸甜鲜美的白杨梅,是这里的独家特产,过去是清廷贡品,据说慈禧最爱吃。杨梅易烂,农民一担一担往外挑,卖不了多少,看着都让人心疼。小贾常上网,发现网络论坛点击率高,上海、杭州都有人浏览,她就想起镇上那些上好的杨梅来。于是不断发帖子,告知这里白杨梅成熟了,指导游客如何开车进上虞,沿途注意些什么,哪里适合采摘杨梅,可联系哪些农民……帖子的影响越来越大,周末开来的私家车渐渐要排长队了,这事引起了镇领导的注意。后来,这位业余宣传员被调到了文化站,但每年杨梅成熟时,她又总要从镇文化站借出来,到杨梅基地帮助工作。我见到她时,她的手机一直在响,不断回答各种问题,都和杨梅有关。同行者说,天天如此!每年六七月里,她的手机总是打爆。

  在杨梅基地,我看到小贾蹲下身子拆外地快递来的纸箱,里边全是有密封盖的玻璃瓶。打开一只,往里边装七八颗杨梅,舀上几酌白酒,瓶子就满了。将两个瓶子放入一个预先备好的小包装盒,用手一拎,就是一件精美礼品。那盒上印着“二都杨梅酒”,下面一行小字是“老陈杨梅林”,有彩图,有拼音,还有外文。这都是小贾帮农民设计的,礼品盒和瓶子也是她到外面订购的。游客们到这里采杨梅,还可当场自制杨梅酒,一盒盒拎回去送人。今年她帮农民预订了4000只瓶子,农民怕卖不掉,她大包大揽拍胸脯道:到最后看吧,肯定不够!她还带我们看了一个小车间,里面的机器也是她们帮着引进的,几个青年农民正忙碌,有的制冰,有的过秤,有的为塑料袋封口,还有的装箱托付快递。这是又一项新业务:杨梅速运。用冰块降温的杨梅,可在24小时内送达上海。小贾拿过一本记录给我看:网上订购者真不少呢!

  后来去了我心仪的春晖中学。横穿校园时,小贾忽然抬手一指:“看,杨梅树!还结了不少果呢!”她跑上前,弯腰捡起地上几颗杨梅,想递给我,又怕我嫌脏,就一颗颗塞进自己嘴里了,随即露出满意的笑容,点头自语:“好杨梅……”

  我忽然明白过来:文学会有时代局限,“张满贞”是不受局限的!这种清新积极的人物气质,是青春美的自然体现。无论何时、何地,有了这样的人,生活才活色生香。


浙江日报 今日上虞 00023 上虞的“张满贞” 2014-09-12 浙江日报2014-09-1200008 2 2014年09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