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本报助学行动筹款859万元,1756人受助——

爱的传递,永不落幕

  本报记者 何苏鸣 张丽

  通讯员 王军

  秋天来了。阳光间或从云层缝里透出来,给周遭的一切勾勒出亮堂堂的金边。19岁男孩王志凡的心情,也如这天气般,明亮而美好。

  在位于常山县彭川村的家里,开学的行李已经打点完成,再过10天,这位准大一新生就要第一次离开家乡,到浙江中医药大学报到了。3个小时车程之外的杭州,于他是一个陌生又新奇的世界。对新生活的憧憬,让他常常忍不住带着微笑哼起歌,“以为上不了大学了,这下不愁了。”

  让王志凡美梦成真的,源于今年7月本报与省青基会、省总工会联合开展的“圆梦2014——关爱贫困大学新生”活动。近两个月来,各地县(市、区)团委和当地志愿者认真摸排了解到的贫困大学新生情况,源源不断通过本报进行发布,也持续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截至目前,总计859.41万元的捐款已全部发放到准大学生们手中,1756人次因好心人的援手,在这个微凉的9月开启一段崭新的人生。

  出生那年,妈妈被鉴定为精神二级残疾;之后没几年,爸爸患上严重胃病,只能在村里打零工补贴家用;今年83岁的奶奶,身体一直不好……从小到大,王志凡的生活写满磨难。因此,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他收起自己喜悦的心情,认真地和爸爸商量:“要是没钱,我就不上了。”

  杭州人彭飞,改变了这一切。通过我们的助学活动,他们俩结对成功。今年起,彭飞将每年向小王提供5000元的补助,直至大学毕业。“现在,我们几乎隔天就会在微信上聊一会,叔叔鼓励我好好学习,还说等开学了,就去学校看我!”说起尚未谋面的彭叔叔,王志凡满眼都是笑。

  和王志凡一样,获得资助的年轻人,多有一段听来心酸的成长故事,也都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

  仙居县的曹娅芬,5岁时丧父,除了她,家中还有年迈的爷爷和尚在读书的弟弟需要照顾,务农的母亲挑起所有的生活重担。从小就想长大当律师的她,今年以632分被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录取。好心人傅志超的出现,让小曹得以继续奔跑在追梦路上。

  建德姑娘叶金焱,原本和父母与哥哥幸福生活。2006年,读大学的哥哥因病被迫退学回家,父母遭受精神重创,还让家里欠下不少债务。至今,因为没钱打井,他们家还要上山挑水。“我不仅是为自己上大学,也要为哥哥把书读完。”得到浙江精实公益基金的捐助后,小叶即将到学校报到。

  ……

  惊喜、激动、感恩……再多的形容词也无法形容他们得到继续求学机会的心情,而“好好学习,做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则是捐助者们不约而同的勉励。

  杭州人赵宪明退休在家,是《浙江日报》的忠实读者,看到助学活动后,她当即决定资助两名大学生,“一个是永康人,考上了合肥工业大学,一个是仙居人,要去宁波大学读书。”她告诉记者,结对并不是为了获得这两个孩子的报答,“只想让他们知道,社会上有人在关心他们,将来他们有能力了,也愿意去帮助其他人。”

  方乐鸣创办的浙江海贝服饰有限公司,今年签下了一份15万元的捐助意向书,共结对10名困难大学新生,“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圆梦。”

  今年42岁的方乐鸣是杭州余杭区百丈镇人,8岁时母亲去世后,他与父亲、姐姐相依为命,因为家境困难,当年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他,选择了放弃。“我不想让这些年轻人也和我一样,因为经济原因不能继续深造。”方乐鸣说,今年结对的这10个孩子,公司将一直资助到大学毕业,而结对助学这项活动,今后也会一直坚持下去。

  “我们的初衷,是希望每一个有求学梦想的孩子,都得到圆梦的机会。”省青基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持续一个夏天的活动,让她一直在和写满名字、学校以及各类数字的文档打交道,当她看到得到资助的寒门学子那一张张笑脸,内心受到的震撼非常强烈。

  站在初秋的阳光下眺望,因为爱心和善意结缘的我们,你们,他们,将一直奔跑在追梦的路上。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爱的传递,永不落幕 2014-09-11 3614646 2 2014年09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