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经济

世界经济在不确定性中走弱

  赵伟

  2014年已然过了一大半,总揽经济走势,大体上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总体上在走弱。

  美国经济2014年过去两个季度的走势颇有些“跷跷板”迹象:一季度骤然下跌,二季度大幅度增长。近期宣布的经济数据显示,第二季度美国GDP增速高达4%。创造了近两年以来的季度增长记录。除了GDP增速而外,反映美国经济走势的其他一些数据也不错。首先是两个价格指数高度契合且在适度范围内,2017年7月份CPI和PPI同步微升0.1%,可谓既无通缩之虞也无通胀之忧。失业率稳定在接近6%的水平,且劳动者工资在持续缓增,强化着消费需求一边的动力。消费需求构成美国经济的70%以上。最值得关注的是产业效率提升和贸易条件改善。反映产业效率提升的劳动生产率连续多个季度保持了2.5%左右的增速,反映贸易条件变化的进出口价格指数中,进口价格指数持续下跌,而出口价格指数要么不变要么微弱增长,由此意味着贸易条件的持续改善。诸此,都意味着笔者早先的一个判断是成立的:美国借助金融危机引发的衰退,顺势实现了效率性复苏,一定程度地促成了产业转型升级。

  欧盟经济年初的表现原本不错,有些摆脱二次衰退的明显迹象,困扰欧盟尤其是欧元区经济的主权债务危机也正在过去。这也曾令经济界的预期看好。然而二季度后期以来这块经济,明显地在走弱。新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原本恢复增长的欧元区经济再次出现逆转迹象。逆转的势头有些反常,向来表现不差的几个核心成员经济跌入了负增长,而一度闹危机的几个边缘成员经济则有些起色,债券市场重新活跃起来。构成欧盟核心的四大成员中,除了英国经济继续保持增长而外,别的三大(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经济体,要么在收缩,要么已停滞。其中德国GDP微弱收缩,意大利经济持续负增长,法国经济零增长。只有部分外围成员国的经济在改善,葡萄牙和西班牙经济增长较明显。但由于此类成员经济规模相对小,对欧盟经济总体的影响不大。

  构成东亚核心的“两大一小”——中、日、韩经济中,日本经济在经历了连续5个季度的增长之后,二季度以来出现“跳崖式”收缩,创2001年以来最大降幅。此系安培政府提高消费税的一种反应。就东亚经济总体而言,日本经济这种短暂收缩的“溢出”效应有限,对地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有限。目前东亚经济的台柱子是中国,东亚经济总体的状态主要取决于中国经济表现。如若中国经济企稳,韩国经济强劲增长,东盟保持现有状态,即便日本经济再次陷入零增长,结果也不会太差。

  中国经济也面临更加错综复杂的形势。需求一边的“三驾马车”,只有净出口在7月份强劲反弹。然而,如若考虑到淡出刺激政策的同时大力压缩过剩产能这样一个大背景,中国经济微弱下行当是预料之中的,而GDP增速企稳,则意味着一定程度的改善。动态上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在动力在两块:一块是国内需求方面的消费。一块是结构转换方面的“三产化”。近期数据显示,这两块都露出了希望的曙光。其中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三产化”势头强化。连续几个季度,第三产业增长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二产,且持续增加。

  空间视野总揽接下去的全球经济,可以这样认为,最大的威胁来自地缘政治冲突。三个地域的地缘政治冲突短期内难消,且存在继续发酵并有可能走恶:一个是乌克兰危机继续发酵并将俄、欧拖入真正的对抗。这方面最新动向不怎么妙。在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俄罗斯制裁加码之后,俄罗斯一改往昔忍让态度,转为强硬回应。另一个是中东、北非的战乱。继叙利亚战乱持久化的同时,美国借反恐名义“改造”过的那些地区的局势再次恶化,伊拉克、利比亚相继回归内战内乱状态。第三个是东亚“岛争”引发的紧张局势。日本与中国、韩国的岛争,已经极大地损害了地区经济合作的气氛,而菲、越等国围绕南海诸岛向中国的频繁挑衅,其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爆发,外加美、日等国的掺和,增加了地缘冲突激化的概率。

  短期看,诸如此类的地缘政治冲突对美国的损害最小,对欧盟经济威胁最大,对中国的影响好坏参半。实际上,欧盟和欧元区经济已经感受到地缘政治冲突的负效应,欧元区台柱子德国经济实际首当其冲,近期的经济景气指数大跌与投资品订货大跌,就是对俄乌争端引发的地缘政治冲突的一种反应,外加中东北非战乱地区大量难民的涌入,欧盟受到的冲击与时剧增。

  中国战略视点来看,应对地缘政治冲突和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目标高度吻合。可以这样认为,只要中国经济能够保持持续增长,社会保持稳定,不仅能够有效地化解地缘冲突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且能够有效地阻遏针对中国的地缘冲突。就这个意义而言,实现无衰退的产业转型升级,依然是我国经济政策的头等战略。

  (作者为浙江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


浙江日报 经济 00009 世界经济在不确定性中走弱 2014-09-05 3592673 2 2014年09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