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6000余名新生报到
一张问卷,开启大学路
本报杭州8月31日讯
记者 曾福泉 通讯员 周炜
经过一夏的寂静,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又出现了熙熙攘攘的场景。来自全国各地的6000余名浙大新生在30日、31日两天陆续来校报到。对于这些青年学子来说,浙大可能是人生旅程中一个陌生的新起点;但对于浙大的许多教师职工而言,他们今年已经通过网络问卷,提前“认识”了这群年轻人。
来自河南的陈同学来校报到前,在网上填写了一份有25道问题的“浙江大学新生问卷”。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陆国栋介绍,90%以上的新生都填写了这份问卷,“这是学校第一次面向新生群体一次郑重的调研,期待能形成反映成长历程的大数据积累。”陆国栋说,学校正在对反馈数据进行分析,不久将发布报告。
问卷调查题目包括:“你课余的兴趣爱好有哪些”、“几个同学一起做一件事,大家的意见不一致,你将采取什么做法”、“选出你认为自己目前最缺乏的素质、最薄弱的能力、在本科学习期间最希望发展和提升的素质与能力”、“你期望的老师是怎样的”等等。
陆国栋认为,通过考察新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学校不仅可以更好地体察这群95后的个性,也能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因此,我们希望这些考场高手能够完全从自身实际出发答题,而不去揣摩怎样的答案才更能让老师认同。”
印证问卷调查组织者这份苦心的,是问卷中的许多选项设置得十分率真。比如在问及考生被浙大录取的感想时,问卷中就出现了“考砸了,进浙大也马马虎虎吧”、“实在不想进浙大,这是目前高考制度下无奈的选择”这样的备选项。陈同学告诉记者,还有新生被问卷的这股子实在劲儿所激发,自己写了一个“蓝翔不要我,只好来浙大”的答案,一度成为网上流传颇广的段子。
这句玩笑话在某种意义上揭示了这一代青年已经视自嘲为习惯的文化。同时,玩笑归玩笑,小陈能够意识到填这份问卷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比如,在“你的人生抱负是什么”一题中,问卷设计者要求学生在获取地位和财富、尽一己之力帮助他人、推动社会发展及人类进步等选项中作出唯一的选择。
“在刚刚步入大学校园时做这样一份问卷,其效果可能就像思考竺可桢校长发出的‘两问’吧。”小陈认认真真地提供了自己最真实的答案,也期待着分享同龄人的回答。
此外,浙大宿管中心也事先在网上进行了调查,采集了身高、体重、睡眠习惯等数据,为12名身高1.9米以上的新生准备了加长床板,并尽可能将习惯11点前就寝的学生安排在同一寝室。
据介绍,今年浙大新增面向贫困地区的招生计划,经济困难学生约占新生总数的20%。浙江大学党委学工部学生资助中心从8月初就开通“暑期资助热线”,并将云南灾区的23名新生、河南灾区的34名新生列为暑期重点关注对象,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在新生报到现场,浙大根据每个新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为特别困难的新生发放500元至1000元不等的新生生活费补助,确保解决每一名新生在生活上出现的困难。困难新生通过绿色通道进入校园后,还将得到贷款、无息借款、专项补助等多方面、全角度的资助。截至31日上午10点,已有255人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