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美丽乡村·老家

磐安玉山台地孕出奇特美味——

高山茭,直接啃

  【红烧肉的油脂,浸润着白皙的茭白,甜味化解了油腻。和着白米饭下肚,就会让男人生出更多力气。一碗红烧肉茭白,就是山乡妇女不善言语的疼爱和守护。】

磐安玉山台地孕出奇特美味——

高山茭,直接啃

  本报记者 邓国芳

  实习生 张刘芃

  县委报道组 吴警兵 卢伟星

  山乡磐安,县城很迷你,两三条纵横交错的街,就是一座小城。“浙江唯一一个县城没有红绿灯的地方”,走在磐安街头,那里的人会如此描述自己的家乡,带着点点揶揄色彩。

  然而,他们也会告诉你:除了香菇和药材,磐安还有一种平凡而神奇的美味——高山冷水茭白,此刻正跃出山乡,飘香远方,“我们磐安的茭白,可以直接生吃呢”。

  循着这种美味,我们来到了海拔500余米的玉山台地。台地,是指四周有陡崖的、直立于邻近低地、顶面基本平坦似台状的地貌,仿若高山上的平原。这在浙江并不多见。而磐安,恰恰又是浙中地理位置的最中心,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之称。

  走在玉山,只见满眼都是葱茏的茭田,和忙碌田间采摘的茭农。下溪滩村的村民郑彩仙告诉我们,因为海拔高、水质好、温差大,这里孕育出的茭白,个大、白嫩、脆甜,很受城里的马大嫂们青睐。

  玉山人种植茭白,已有20多年历史。这片神奇的土地,在经历了多种经济农作物的优胜劣汰后,最终留下了平凡却美味的茭白。而今,这种坚持,已为磐安赢得了“中国高山茭白之乡”的美誉。

  早年,为供养儿子上大学,郑彩仙和丈夫韦云荣双双离家,到北京种香菇。在大都市当菜农,有欢喜有忧愁,最念念不舍的,还是家中荒废的田地。儿子大学毕业,在福州工作安定后,他们也回到久别的故乡,种起了茭白。

  今年,夫妇俩种了五亩多茭白和半亩茄子,眼下正是忙碌的收获季节。每天,韦云荣夫妇都会早早起来,穿上厚实的长衣长裤,带着短小锋利的镰刀,在茭田中来回穿梭,寻觅已经成熟饱满的茭白。一亩茭白,好的年份,收入过万,当茭农的日子很有奔头。

  辛苦劳作的日子,郑彩仙不忘好好犒赏丈夫。一碗红烧肉茭白,就是山乡妇女不善言语的疼爱和守护。红烧肉的油脂,浸润着白皙的茭白,甜味化解了油腻,也祛除了猪肉带着的点点杂味。和着白米饭下肚,就会让人生出更多力气。

  尽管每天与茭白相对,但郑彩仙依然很喜欢它的味道。有时在田间劳作,突然觉得饿了,随手掰下个头小的茭白,剥开就能生吃,脆甜清香的味道,竟与莲子有几分相似。

  平时拿茭白做菜,郑彩仙也很喜欢动脑筋,比如将小嫩的茭白焯水,尔后蘸着番茄酱等各种酱料吃;又或者干脆切丝焯水,再拌入麻油、蒜泥和醋,就会更加清脆可口。

  这就是玉山人与茭白的故事。这片土,这方人,让茭白这种平凡无奇的蔬菜,焕发出了截然不同的光彩。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老家 00019 高山茭,直接啃 2014-08-26 浙江日报2014-08-2600009;3594015 2 2014年08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