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有一种精神叫执着

  包敦远

  提起张建陆,相信不少读者并不陌生。本报佳友民情快车多次报道他从微薄的薪水中拿出大部分去捐助别人的事迹。这次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他又捐了2000元。至此,他今年捐献的善款达到了9400元。这个数字不大,但对于月薪只有1500元的张建陆来说,平均每个月要拿出1175元,只剩下325元给自己用。

  为了省钱,他一件衣服能穿六七年,一块钱的豆腐能吃一天三顿。甚至,在他捐款的路上,从杭州汽车南站到省红十字会,如果花30元钱打车,十来分钟就能到,但他却步行加公交走了三个半小时。

  有人说他木,也有人说他傻,原来的单位因为他捐款一直没给他加工资,说他有钱不知道花却送给别人。

  张建陆坦言自己不是个聪明人,可能还有些木讷;一只眼睛失明,给人的感觉是反应不够灵敏。但他非常坚定地说:“我绝对不是麻木不仁的‘木’。”

  是啊!如果他对灾难失去了感觉能力,没有了知觉,欠缺了敏锐;如果他对急需救助的人失去了感情,漠不关心、若无其事,那才是麻木不仁的“木”。

  早在6月中旬,他带着2000元钱来到本报佳友民情工作站,说要捐给云和县黄源小学,给孩子们买一架钢琴。我和同事就于心不忍,劝他先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力所能及时再帮助别人。但每次当他风尘仆仆地从工作地绍兴赶到杭州来捐款时,我们又都被他的执着精神打动。

  那一次,给孩子们送去钢琴后,我和张建陆进行了一次长聊。考虑到他已经55岁,视力也在慢慢下降,如果没有一点积蓄,将来的生活恐怕会异常艰难。我告诉他,以后不要拿出薪水的大部分来捐助,如果想要表达心意,量入为出地捐一点,同样是献爱心。

  没想到,刚刚过去一个多月,他又捐出了2000元。从2005年开始捐资做公益,坚持近十个年头,没有一点执着的精神,恐怕是做不到的。

  笔者想说,让我们对张建陆这样的爱心人士,多一些理解和鼓励,也让我们想些办法,让这些好心人不会老无所依。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有一种精神叫执着 2014-08-14 3583597 2 2014年08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