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北仑医生孙朝峰再捐造血干细胞

“只要有需要,捐几次都行”

  记者 沈吟 通讯员 贺佳晶 包秀茹

  【党员名片】 孙朝峰,男,1981年出生,宁波市北仑区妇幼保健院医生。

  孙朝峰日前再次来到省中医院12楼捐献采集室。早在2012年,孙朝峰就在这里将127毫升造血干细胞,捐献给了江苏一名素未谋面的白血病患者。这次,为了同一名患者,他又来到老地方。

  2009年5月,孙朝峰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12年,当得知自己与一名年龄相仿的江苏白血病患者初筛相合的消息时,这位热心肠的医生立即决定伸出援手,并于当年10月19日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接受移植后,江苏患者进入康复阶段。可在今年4月底,孙朝峰突然接到省红十字会的电话:“患者病情出现反复,急需再次移植淋巴细胞。”

  上次采集时,孙朝峰的孩子还未出世。如今,儿子已一岁多了。面对求助,他的信念也始终未变:“很多事情需要有人带头,我是一名党员,又是一名医生,只要有需要,我就要尽最大努力去帮助对方。”

  熟悉的地点,熟悉的医生和护士,熟悉的采集过程,再次来到采集室,孙朝峰显得十分平静,与医护人员有说有笑。“这次采集,不需要打动员剂,比上次轻松很多。”血液缓缓地从他的胳膊中抽出,流经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出一部分淋巴细胞后,再输回他的体内……大约3小时后,150毫升淋巴细胞采集完毕,孙朝峰也成为我省第18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第6例二次捐献者。

  “他的体内流着我的血液。虽然我不认识他,但我常常牵挂他的健康。”孙朝峰笑着说。患者捎来一封感谢信,字里行间充满感激之情。孙朝峰也捎上自己的祝福,希望患者早日康复。

  孙朝峰向来就是个热心人,早在2001年大学期间,他就开始参加无偿献血,至今,他的献血总量达到2.2万毫升,曾被授予全国无偿献血金奖。

  【党员心愿】 对我来说,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一件普通的事,但对于对方来说,却性命攸关。只要有需要,捐几次都行。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只要有需要,捐几次都行” 2014-08-03 3547902 2 2014年08月0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