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余杭区办起150多所小候鸟假日学校

跟着外教做游戏

  本报杭州7月23日讯

  见习记者 袁华明

  区委报道组 范建荣

  来自安徽池州的时向涛小朋友刚刚跟着假日学校的志愿者老师学会了好几种折纸的方法,还学会了两首歌。这个12岁的小男孩父母在三角村务工,去年他就曾参加过这个假日学校。今年一放暑假,他就嚷嚷着让妈妈到假日学校报了名。

  和时向涛小朋友一样,在杭州余杭区乔司街道三角村,有300多位小朋友参加了村里举办的“快乐假期”假日学校,他们的家长绝大多数都是在三角村务工的外来人员。

  记者在三角村文化活动中心看到,这里的室内活动场所几乎都给了孩子们,凉爽的空调、舒适的桌椅,还有外籍教师来教英语,孩子们都开心地跟着外教做游戏,在游戏中学习英语对孩子们来说还是很新鲜的。

  300多名同学按照不同年级被分成6组,由不同的志愿者老师进行管理和辅导。在各个教室,孩子们的共同语言很多。

  假日学校校长、村党委书记高国华告诉记者,村里已是第4次举办这样的假日学校了,这也是余杭区最大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假日学校,所有孩子都免费参加。村里每年贴钱办假日学校,为的就是这些“小候鸟”拥有快乐童年,和城里孩子一样快乐成长。

  这些孩子在假日学校大约有5周时间,除了辅导暑假作业外,每周都有主题,比如第一周的主题是“中国梦我的梦”,让孩子们说出自己的梦想或者画出自己的梦想,很多孩子还是第一次描述自己的梦想。记者采访时正好是第二周,主题是“消防安全与日常救护”以及军训,孩子们学会了一些基本的救护和逃生办法。一名四年级的同学说:“学逃生很值得,以后会懂得怎么样保护自己了。”据介绍,接下来还将进行环保教育、节约用水、垃圾分类演练等。

  村里的大学生蔡垚琦已经连续4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了,送走了一批孩子,又迎来了一批孩子,她说:“和这些孩子在一起很开心,有的孩子已经是第二次参加假日学校,他们还能记得我,也让我觉得做这样的志愿者非常值得。”如今已经大学毕业的她还继续来当志愿者。

  记者了解到,今年类似三角村这样的假日学校在余杭区有150多所,近6000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到了快乐假期。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跟着外教做游戏 2014-07-24 3556961 2 2014年07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