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科学 在现场聚焦远洋科考

走近“向阳红10”号

  本报杭州7月23日讯

  通讯员 林雅琪 记者 李月红

  它有一个动人的名字,它的前身诞生在改革开放的春天;

  它曾在危机四伏的冰海区域劈波斩浪,首航南极;

  它参加过中国首次运载火箭和同步通信卫星发射科研任务,功勋卓著;

  它凝聚了几代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艰苦卓绝,凝聚了几代国人的海洋之梦;

  它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科考船;

  它的名字叫——“向阳红10”号!

  1996年,“向阳红10”号退出调查船序列,时隔18年,新建成的“向阳红10”号科考船于今年5月正式入列国家海洋科考调查船队,重现国人眼中,它豪迈的姿态宣告了新海洋时代的来临。

  那么这艘由我省民企参与自主研制的远洋考察船是怎样的威武雄壮?吨位近5000吨,“身价”4个亿的现代化综合考察船又究竟隐藏着多少高科技的奥秘?被称为“全能型的海上高级实验室”,它又安装了怎样的智能化设备?日前,新“向阳红10”号科考船完成首次科考任务返回温州洞头海港, 7月28日,由省科协、浙报集团主办,浙江日报、省科技馆、果壳网等承办的【科学+在现场】邀请到海洋二所科技信息中心主任、省海洋学会秘书长杨关铭,让他带领我们一起走近“向阳红10”号科考船,一探巨船之上的奥秘!活动详情请关注“科学plus”微信公众账号。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走近“向阳红10”号 2014-07-24 3559275 2 2014年07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