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新闻时评

非法逐利,唯监管束之

  资本必然要在全球试探各国质量监控底线,找出薄弱环节,谋取不当利润。国内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固然跟我们的诚信体系建设不足有一定关系,但更为根本的还是监管的疏忽。

非法逐利,唯监管束之

  上海福喜,一家在华经营近20年的肉类食品供应商——其母公司则是行业领头羊美国OSI,以相当不体面的方式,背叛了上海监管部门授予这家规模企业的荣誉——“嘉定区食品生产安全先进单位”。

  在上海本地媒体的曝光中,这家资本雄厚、技术先进的“高富帅”外企,竟然干起甚至连中国底层一些小商贩也不屑为之的勾当——用起码几十吨的过期、变质甚至霉变的鸡肉、猪肉、牛肉,加工成外表光鲜的“麦乐鸡块”、牛排、汉堡肉等,供应给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众多一线快餐店。报道显示,这种恶劣行径,远非OSI官方表态的“个案”,而是上海福喜长期有组织、有计划的行为。

  事件曝光,舆论哗然。尽管近年来发生在公众身边的食品安全事件,多不胜数,但如此多的一线外资餐饮品牌集体沦陷,十分罕见。这再一次昭示着,外资品牌、高端品牌,并不天然就是食品安全的代言人。而企业内部放出的劣质品“优先供应中国”的宣言,更无异于给了中国食品监管网络一记响亮的耳光。

  “优先供应中国”,这样的“信条”,恐怕不是因为中国人百毒不侵,也不是因为中国人受歧视,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为这个无赖企业在华钻营十数年而获得的一个基本认知。这个认知就是,不是中国人好欺负,而是中国的食品监管网好欺负,更有甚者,是中国的某些监管者特别“友善”。在记者暗访中,企业应对监督的两个账本,监督者的“打招呼”式检查,不正是这种“友善”的表示吗?

  猫捉老鼠前还要“打招呼”,注定捉不到老鼠。君不见,这起事件的曝光,恰恰是媒体数月的暗访所得,跟执法者无半毛钱关系。事发后,上海福喜竟然阻挠监督者入厂,食品监管的虚弱可见一斑。现在,人们沉浸在对企业愤慨和谴责中,但我很想知道,平时对上海福喜进行“打招呼”式检查的,究竟是哪一层级或哪一个执法部门?这样玩忽职守的执法,需不需要追责?

  消费者往往有品牌依赖症,这情结是否合理姑且不论,值得追问的是,我们的监管者是否也有品牌依赖症?像上海福喜这样庞大的肉类加工厂,带动的就业必不少,供应的财政收入必不低,创造的GDP更可观。那么,在“打招呼”式检查中,监督者如此“善待”企业,究竟是整个行政体系维护“招商环境”的习惯性思维,还是个别执法者和企业基于权钱关系上的“特保”?创造GDP的大企业,高贵的洋品牌,究竟何时能真正置于严格的监管之下?

  资本家的良心有好坏,道德有高低,但资本的本性只会趋利。马克思曾说,有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资本逐利,可谓全球通用。假如政府不加以管束,资本干出冲破质量安全底线的事,在任何国家都会发生。欧洲的“马肉”事件,恒天然的奶粉污染事件,乃至沃尔玛、家乐福、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品牌在中国发生质量事件,都标示着资本必然要在全球试探各国质量监控底线,找出薄弱环节,谋取不当利润。一些国家的食品安全相对较好,绝不是那里的资本家更善良,而是那里的监管更严。而国内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固然跟我们的诚信体系建设不足有一定关系,但更为根本的还是监管的疏忽。

  执法无刚性,安全就无底线,资本的贪婪就会膨胀,机会主义行为就会在企业经营中蔓延。中国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恐惧,已经有点草木皆兵的意味。不能在脆弱的食品安全信任上再添一刀!


浙江日报 新闻时评 00003 非法逐利,唯监管束之 2014-07-23 浙江日报2014-07-2300015;浙江日报2014-07-2300014 2 2014年07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