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人文世界

匆忙的旅行——

“初生牛犊不怕虎”

  夜晚,茶园,与老者深谈。

  卢小牛、张红云、杨学勤和熊美珍,4位与新中国同龄的老人围坐一起。和寻常城市老人无异,头发已经灰白,说话平静温和。一谈到上山下乡的那段日子,身上立刻充满了活跃劲。

  196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以后,一大批十七八岁的青年离开学校,前往农村参加农业生产。他们被称为前老三届知青,4位老人赶上的正是这趟末班车。

  “6月份一毕业,7月份就去老石坎修大坝了。”1965年的卢小牛18岁,刚刚上完初中,就满怀激情地填写了下乡的申请表。和他同去的有梅溪、晓墅、递铺和孝丰四个镇的初中毕业生。身佩大红花,敲锣打鼓声中,228名青年开启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他们被唤作安吉县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中队,有严格的制度要遵守。“一个人每月的口粮是38斤米和一两油。”卢小牛的回忆文稿中,字体俊秀,充满激情。在农村,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农村建设。

  安吉县鄣吴镇景坞村因无蚊子,被称为“无蚊村”。平日里的村子群山环抱,小溪流淌,但是一旦进入雨季,山村便呈现出另一番面孔。“年年洪水来,家家遭水淹”这是当地人的苦恼。1966年的这个时节,山上变得热闹起来。一群中学生占据山头,像模像样地炸山运土。

  “男生和力气大点的女生挑担子,其他女生搅拌石料。从来没干过这些活,刚来很多人哭鼻子。”当时17岁的张红云是家中独女,睡土房、挑重担、吃咸菜,农村和城市生活的巨大反差让这群还未成年的青年对于这场匆忙的旅行感到无措。

  然而初生牛犊不怕虎。青年身上的那股子闯劲倒让大坝的建设变得从容了。“那里每年都要发大水,只要能修好这两道坝,老百姓就能正常生活了。我们吃点苦算什么。”杨学勤的脸上,一种坚毅的责任感远远盖过了修坝时的艰辛。

  从5月到12月,16米、10米,两道拦洪坝竣工。48年了,无蚊村再无洪水侵袭。前年,当地人给它们取了个响亮的名字——知青坝。“让岁月流住我们青春的印痕”,知青坝前,一块石碑留住了228名建坝知青的永久纪念。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 00017 “初生牛犊不怕虎” 2014-07-11 浙江日报2014-07-1100017 2 2014年07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