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那些眺望山外的目光

——记大山深处的嵊州岭头山教学点师生

  记者 沈吟 通讯员 金斌

  海拔600多米的山顶,1800多人的嵊州岭头山村。这里的大山深处,有一所小学。

  岭头山小学,位于嵊州市崇仁镇和柯桥区王坛交界的山顶上,这是绍兴最偏僻的小学之一。近年来,这个学校的人数,一直徘徊在50人上下。

  暑假前,陈仲树老师把6名六年级学生送出了学校。这样的场景,陈老师已经历了30多次。在他的手上,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走出校门,走向山外广阔的天地。

  撤与留的纠结

  一幢灰旧的两层小楼,一个黄泥地的操场。小小的校园,走一圈不过几分钟。

  和很多乡村小学一样,岭头山小学面临着生源骤减的尴尬。今年59岁的陈仲树老师是本村人,他已经在岭头山小学执教39个年头了,现在仍在教高年级数学。

  “有两次,差点就离开这个地方了。”陈老师回忆道。出于对学校的感情和对教书的留恋,陈老师并不想离开讲台。“最多的时候,有三四百名学生,教师也有10多个,后来越来越少……”有段时间,整个学校只剩下了他一个老师在坚守。

  是撤还是留?镇里和村里有过好几次意见的交锋。

  村民外出打工加上计划生育,学生人数锐减,再加上新老师不愿来偏远的山区,几年前,教育部门和当地政府萌生了撤并学校的念头。原计划把岭头山小学合并到另一个村的民胜小学,那里海拔稍低,距离岭头山村20多分钟车程。

  可村民们不同意,一方面他们担心孩子的安全。“这么小的孩子,不放心每天让他们独自走这么远。”另一方面,村民对学校的感情,深藏于心。

  “村里的学校已经有40多年历史了,教学质量还可以,怎么能说撤就撤?”村民陈银娟说,现在她的儿子,正在岭头山小学就读一年级。

  几经波折,学校保留了下来,并被改为民胜小学岭头山教学点,不过村民仍习惯称它为岭头山小学。今年9月,将有7位新生入学,学生数基本持平。

  一个人的山路

  一间10多平方米的教师办公室,5位老师挤在一处办公。除了陈仲树老师,还有4名去年市教育局招聘来的新老师。他们都是正规师范专业毕业,3女1男。

  学校二楼是新老师的寝室,他们吃住都在学校,只有周末才回家一趟,先坐公交下山,再转车。上网是他们在学校里唯一的娱乐。

  “还有一年多,我就要退休了。我想自己退休前,学校是不会撤了。”陈老师感叹,“新老师能来真的不容易,他们能教给学生更多新东西。”

  4位新老师采用包班制,是名副其实的全科老师。一年级和幼儿园一个班,二、三年级一个班,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各一个班。

  王挺老师除了教科学、英语、语文、数学,还要教3个年级的体育,一个人教了十门课。体育器材室里,映入眼帘的是瘪掉的足球、篮球,破损的球拍,但这些陈旧的器械,并不能阻止孩子们运动的心。

  四年级女生裘玫林,是家离校最远的一个学生。每天早上5时多起床,天还蒙蒙亮就要从家里出发。上学路上要翻过一座山,全程只有她一个人,走一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校。小裘最怕冰雪天,人走在山路上,极易摔倒。每次摔倒,她都是拍拍身子,自己站起来。

  “山里娃上学真的不容易,2008年下大雪,山上整整33天不通班车。”陈老师说,当时期末考试到了,他徒步到镇上拿试卷,孩子们也坚持来学校。

  讲台上的野花

  “山里的孩子很纯朴。你对他好一分,他们会回报你十分。”

  五年级班主任尹丽娜老师一直记得孩子们送给她的鲜花。班上有学生采摘来一束野花,放到讲台上,给这位年轻的女老师带来了意外的惊喜。“就因为我赞美过花真美呀,学生就天天在上学路上采花草,坚持了一年。”

  学校的学生,不少是留守儿童或者来自单亲家庭。他们的知识面不及城里的孩子,但懂事听话、独立且能吃苦,是学校老师对孩子们的一致评价。上学路上采野花,甚至特地上山采来野果送给老师,这样小小的感动还有很多,学生们用朴实的行动,给老师送上自己的祝福。

  陈老师还有更多甜蜜的回忆,他曾教出考上北大的学生,也有一家三代都是他的学生。五年级的陈思婷就是其中之一,陈思婷的妈妈、外婆全都上过陈老师的课。

  学校虽小,却也五脏俱全。如今,学校的各项设施,也渐渐完善起来。在政府部门和热心人的关心下,厕所有了,围墙有了,新厨房有了,小书屋也有了。

  闲暇时,陈老师喜欢望向学校外的大山。不让大山把孩子们的未来隔断,这是这所学校和坚守大山的老师们心底的期盼。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那些眺望山外的目光 2014-07-10 3541375 2 2014年07月1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