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秀洲 未雨绸缪巡查堤坝

  本报嘉兴7月7日电

  记者 李茸

  区委报道组 吴怡之 沈鑫

  刚刚过去的梅雨季里,嘉兴秀洲区王江泾镇大坝村村委会主任吴胜良一直很忙,每天忙着巡坝。

  吴胜良是上个月刚刚上任的当地176位“堤长”之一。针对去年“菲特”特大洪涝灾害中圩堤决口、漫堤以及农田内涝等现象,秀洲区推行镇、村两级干部“堤长制”,每人负责一段堤坝。王江泾镇地势低洼,外围圩堤岸线长达180多公里,每年都是防汛的重点区域。有了“堤长”的日常巡查,能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在主汛期,吴胜良每天都要在自己负责的3.6公里的堤坝上巡视一番。大坝村紧邻苏州三镇,地势低,又直接对着京杭大运河、陆家荡等外河,遇到大台风就岌岌可危。

  去年“菲特”期间,这里的防洪堤高4.3米,陆家荡水位突然涨到4.5米,半夜直接倒灌进堤。今年,这边已经修好了5米高的石头护岸和土堤坝,堤坝上朝向陆家荡的这一侧,用铁丝网和无数颗20厘米厚的石头形成一个小坡,能有效阻挡台风掀起的大浪。

  一边走,吴胜良一边用力向外拉扯几下铁丝网,网紧紧贴在石坡上。他又仔细检查,看看网上有没有破洞,土坡有没有塌陷,确定没有问题,这才放心地继续往前走。

  而在双桥村,镇级“堤长”俞祖华也在河边巡视。俞祖华虽然在镇里工作,但是土生土长的双桥村人,作为联村干部的他,这次担任了双桥村5.5公里河道的“堤长”。高一脚低一脚地走到村里新修的堤坝上,俞祖华仔细检查着堤坝朝向田地这一侧。“有的村民为了图省事,直接在田边的堤坝底下开个小洞放水,遇到这种事要马上堵上。”他说。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秀洲 未雨绸缪巡查堤坝 2014-07-08 3525857 2 2014年07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