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公平底线不容突破

  沈吟

  近日,某地一中学87名体优生高考加分涉嫌造假,有关部门介入调查后,有58人放弃加分资格。无独有偶,福建某地曝光,当地部分农村考生享受了征地高考加分的土政策。

  高考,是千万学子走向命运新征途的起点。但林林总总的高考加分猫腻,引来公众对教育公平的质疑。加分乱象,无疑侵犯了埋头苦读的学子及其家庭的利益。

  适当运用加分项目,可以引导基础教育改革,但如果教育机会异化为可以用金钱购买或用权力交换,那高考加分就成为了“身份加分”,教育也不再是促进社会公平的工具,反而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和少数人以权谋私的工具,成为制造和拉大社会鸿沟的帮凶。近年来,各类高考加分中存在的一些猫腻频频被曝光,社会对高考加分更透明、更规范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

  如何遏制加分乱象?笔者认为,首先该给加分项目瘦身,力减各类不必要的项目;其次,应该严惩加分造假。当下,人们对考场内的舞弊行为保持高度警惕,考风考纪得到有效维护,但考场外的加分乱象,性质其实一样恶劣。坚决打击加分舞弊行为,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考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是捍卫教育公平底线,也是提振高考信心的应有之义。让我们还高考一片净土,为社会公平“加分”。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公平底线不容突破 2014-07-08 3537783 2 2014年07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