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义乌农妇方碧茹照顾伤残公婆

那份亲情最动人

  记者 黄宏 市委报道组 龚献明

  阳光透过窗户,静静地洒在床前。在义乌市后宅街道上方村一户农家,36岁的女儿躺在床上,这一辈子,她从未站起过;孩子的母亲、61岁的方碧茹轻轻地为女儿打着扇子,一边用手抚摸着女儿的身体。

  方碧茹是个坚强的人:女儿4个月大就瘫痪了;2003年,公公中风卧病在床,她照顾了8年;公公去世后8个月,婆婆又摔断了腿,卧床4年多……从25岁起,她从未离家超过3小时。

  “舍不得女儿”

  说起女儿方赛娟,方碧茹的眼眶就红了。她说,自己的眼泪已经流光了。

  “我很想知道,女儿为什么会瘫痪。”36年前,孩子生下来4个月时,一次发高烧,方碧茹抱着孩子到处打针,但热度退去后,她发现孩子不大对劲。

  等到别的孩子都已经学会走路,方赛娟却依旧躺在床上时,家人才恍然大悟:这个孩子已经瘫痪。

  “别的孩子在窗外跑着,叫着,相互打闹,她就很难受。”为了安慰孩子,方碧茹把女儿抱出门,让她看孩子们打闹。孩子安静了,她的心却更痛了。

  女儿从来没能自主大便,每次大便,都要用上“开塞露”。“这些年,用过的开塞露壳子,要是堆起来,快有小山高了。”

  这些年,丈夫一直在外打工,方碧茹除了照顾女儿外,还要下田干活。农忙时,她会把女儿抱到树荫下,在她身边堆起一圈麦草或稻草。每过一段时间,就去看看女儿是不是要大便或小便。

  方赛娟除了卧床,也需要下床活动。方碧茹就会非常小心地抱起女儿,一边抱,还会一边轻轻地抚摸着女儿。

  直到现在,每晚方碧茹仍然隔两三个小时就要起床,看看女儿怎么样,给她喂饭,把屎把尿。“不睡觉,已经成习惯了。舍不得女儿,我要照顾好她。”

  “公婆要孝敬”

  这样的苦日子,方碧茹咬咬牙,坚持了下来。

  不想,到了2003年,公公突然中风了。这下子,方碧茹更忙了,她要和婆婆一起照顾公公,每天起得更早,婆婆不在时,要端菜端饭,喂公公和女儿。

  “照顾女儿一个人,每天还可以睡六七个小时,现在要照顾公公,睡得就更少了。”这次卧病在床之后,公公再也没起来,直到8年后去世。

  没想到,公公去世8个月之后,有一天,婆婆突然倒在地上,再也站不起来。经医生检查,才知道腿骨跌断了。

  从此,方碧茹更忙碌了。为了方便照顾,方碧茹让婆婆和女儿住在同一间房内。

  然而,生活习惯的不同,却让方碧茹非常头痛:女儿睡觉晚,婆婆睡觉早,很多时候,刚刚安排女儿睡着,婆婆却已经睡醒了。“婆婆醒后,如果觉得肚子饿,就要吃东西。”方碧茹只能等到婆婆吃完东西后,才能入睡一会儿。

  喂饭更是麻烦,婆婆吃饭慢,吃个饭往往要一个小时,结果那边女儿饿得受不了,一直叫唤妈妈……这时候,方碧茹往往急得泪水直流,不知道该怎么办。

  今年2月,婆婆去世。“公婆肯定要孝敬的,这是我的责任啊。”说起这段生活,方碧茹没有半点抱怨。

  “做好自己事”

  家里有这么多人要照顾,方碧茹一直很少出门,就算出门,时间也不敢超过3小时。

  说起方碧茹,邻居纷纷竖起大拇指,连声说这个女人真是坚强。

  方碧茹的家附近,有一家药店,售货员是外地人,这么多年来,方碧茹一直为女儿买“开塞露”,售货员也知道。有段时间,这个售货员发现方碧茹买的“开塞露”突然增加时,还劝过她,说不要多用,用多了会产生依赖性。“她后来才知道是我婆婆用,于是每次见到我,就说我是个很好的人。”

  在年轻时,方碧茹曾经有个愿望:希望能到外面去走走,希望去杭州西湖看看,希望能去北京天安门看看。但自从女儿瘫痪后,她就断绝了这个念头:“这辈子不可能了。”

  更多的人,则是同情她,方碧茹面对安慰的话,每次都会说:“这是我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是应该的。”她说,现在就是尽己所能,照顾好女儿。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那份亲情最动人 2014-07-08 3501314 2 2014年07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