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证”门槛背后的
公平之辩
朱 玲
让京漂族公平地享受发展成果,改变“同城不同权”的现状,这是各领域制定政策应有的大局观。如果只看到人多,简单粗暴地将外地人扫除出去,那么被扫出去的恐怕还有城市化未来的繁荣。从这个角度来看,“五证”入学高门槛,造就出外地人入学难问题,不仅有失公平,更难谈进步。
“五证”门槛背后的
公平之辩
俗话说,老百姓生活有“三难”:上学难、看病难、买房难。不过,生活在北京的外地人,对这“三难”的体会恐怕尤甚。最近,许多“幼升小”非京籍子女的家长们被折腾得够呛,一切只因那看似简单的“五证”要求。
今年,北京市首次在小学入学中启用了信息采集平台,信息审核空前严格,并对非京籍适龄儿童入学提出了“五证”齐全的要求。所谓“五证”,即在京暂住证、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在京务工就业证明、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全家户口簿。
这五份证明听起来并不夸张,但一张张办下来,却犹如过五关斩六将。人民网曾图解了一份“京漂子女‘幼升小’攻略指南”,其中细细剖析了五证背后的证中证,大大小小核算下来,共有15证之多。这还不算完,还得留心所属区的各种“特色规定”,比如朝阳区要求提交最近三个月在京社会保险证明,丰台、通州等区要求父母双方在本区县就业和居住。如不能符合这些“特色规定”,之前做的一切都将成为无用功。最终,那些被拦在校门外的孩子只有一条路可走:回老家上学。
京漂族的辛酸,众人皆知。他们好不容易在北京找到工作,扎下根来,结婚生娃,以为终于可以融入这个特大城市,谁知如今一家人却被“幼升小”难住了,心力交瘁跑证明:孩子爹妈两人的社保缴纳不满三个月,不行!两人工作地和居住地不在一个区,不行!若一方符合条件,还有一招可用:突击离婚;若双方都不符合条件,那么只能面临要么举家返乡、要么两地分居的痛苦抉择,毕竟孩子念书是家庭的头等大事。当一项政策逼迫无数家庭妻离子散,它还是不是一项好政策,值得怀疑。
目前,北京大部分区县的非京籍适龄儿童入学现场审核工作已经结束,但对这场“史上最严最难”非京籍入学的讨论仍在发酵:“五证”外加各区自主规定的入学高门槛,究竟在限制谁?是否体现了公平公正?
先看一组数据。泱泱帝都,一万六千多平方公里,截至去年年底,北京常住人口2114.8万人,其中外来人口占38%,有802.7万人; 今年参加小学入学信息采集的孩子超过16万,其中非京籍约占三分之一;全市小学有1093所,民办小学61所。
将那些不近人情的规定、近乎严苛的审核,放到整个城市的大背景下来观察,似乎不难理解。人口逐年膨胀,资源愈发紧张,矛盾难以调和,公平实为难题,僧多粥少的现状,让人不免体谅这座城市管理者的不易。
但是不是非京籍孩子上学只能这么难?现实是,在公办学校被踏破门槛的同时,一些专门招收打工人员子女的民办小学却遇冷,只因许多打工者无法凑齐“五证”。教育资源短缺与分配不均的问题当解决,但人为设定高门槛,让外来工子女和对口民办小学隔“证”相望,导致部分教育资源空置,一批适龄儿童失学,这样的政策是否有欠妥之处?值得管理者深思。
再将此番政策置于城市化浪潮的宏观背景下来思量。作为一座特大型城市,北京的新型城市化进程正在进行中,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占常住人口三分之一的京漂族,是这座城市不可承受之重,却也是城市发展的宝贵资源与动力来源。如何让他们公平地享受发展成果,保障其应有的权利,改变“同城不同权”的现状,这是城市化不可回避的一项大命题,也是各领域制定政策应有的大局观。如果只看到人多,简单粗暴地将外地人扫除出去,那么被扫出去的恐怕还有城市化未来的繁荣。从这个角度来看,“五证”入学高门槛,造就出外地人入学难问题,不仅有失公平,更难谈进步。
实际上,国务院早在两年前就有通知要求,就业、义务教育等政策措施不再与户口性质挂钩。然而现实中,许多地区依旧我行我素。可以理解,城市配套设施建设需要时间,户籍制度改革也不可能一步到位,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先从减少一纸户籍带来更多不公做起?先从提高新城等区域的公共服务能力着眼?先从鼓励社会办学、扩大学校办学容量入手?由此,体现一座城市接纳外地人的诚意。
北京欢迎你,不该只是一句广告语。城市化,是人的市民化,公平对待为其发展作出贡献的每一个人,酝酿出城市温度,才能让城市化的脚步走得更远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