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观天下·环球眼

天然气之争,斗的不只是“气”

俄断乌气,玄机重重

  历经50天“拉锯”之后,欧盟、俄罗斯、乌克兰的新一轮天然气谈判16日最终谈崩。由于乌方未按俄方要求如期偿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俄气)当天对乌实行预付款供气机制。交多少钱就给多少气,如果拖欠则暂停供气,这从事实上切断了对乌天然气供应。

  乍一看,俄乌天然气之争纯粹是一场价钱谈不拢的商业事务。但事实上,围绕俄乌天然气之争博弈微妙而复杂,绝非单纯“斗气”这么简单。

从斗嘴到动真

  俄罗斯与乌克兰本轮天然气之争始于去年10月底,乌克兰拖欠俄罗斯天然气供气费用问题日益尖锐,俄方当时威胁对乌方实行预付款供气机制,但这一手段并未奏效,乌克兰继续拖欠俄罗斯供气款,俄方只得不断推迟支付欠款和实行预付款机制的期限。

  目前来看,俄乌天然气之争的矛盾集中在供气价格上,乌方不想按照俄方给出的供气价格还账。去年12月,时任总统亚努科维奇在访俄期间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商定,乌克兰从俄购气价格从当时的每千立方米400美元暂时调整为268.5美元。

  但由于亚努科维奇于今年2月被推翻下台,上述临时供气价格协议成为一纸空文。今年3月,俄方废除“哈尔科夫协议”,取消天然气价格折扣,将供气价格定为每千立方米485美元,而乌政府坚持每千立方米268.5美元的价格,同时拒绝支付部分天然气供应费用。

  在欧盟的斡旋之下,俄罗斯和乌克兰代表自今年5月初开始举行天然气问题谈判,乌方初步同意偿还俄罗斯部分欠款。根据俄气的数据,截至5月底,乌克兰共拖欠俄方天然气供应费用总额达52亿美元,但俄气最终只确认收到乌克兰油气公司第一笔7.86亿美元的天然气欠款。

  按照欧盟委员会能源事务委员奥廷格的说法,欧盟在谈判中提出两个折中方案:价格方面,冬季气价为每千立方米385美元、夏季为300美元或略高;债务方面,乌方先支付10亿美元欠款,其余部分年底前偿清。乌方称它接受了折中方案,但俄方拒绝接受,仍坚持全年385美元的供气价与一次性偿还19.5亿美元债务的要求。

  6月初,俄乌欧天然气问题三方会谈在布鲁塞尔继续进行,俄方对乌方下达了“最后通牒”。俄气总裁米勒12日表示,俄气不会对乌克兰再度推迟6月16日的天然气欠款最终支付期限,如果乌方未按期偿债,俄气将对其采取预付款供气机制。

  15日晚间,三方在基辅举行的天然气问题谈判依旧没有取得成果,16日宣告破裂。俄罗斯也在规定的最后还款期限到来之前中断了对乌供气。

  与此同时,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与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不约而同”将对方告上斯德哥尔摩仲裁法庭,前者讨要44亿多美元天然气欠款,后者则要求返还因“不公平”价格多支付的60亿美元。

两国关系“晴雨表”

  乍一看,俄乌天然气之争是纯粹的商业事务。事实上,苏联解体之后,俄乌天然气之争的每一次起伏都可以当成两国关系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乌克兰天然气匮乏,约70%的天然气需求依赖从俄进口。昔日,由于俄乌同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后在“独联体”框架内曾一度保持友好关系,俄看在“兄弟情分”之上,更出于拉拢乌克兰、防止其倒向西方的政治目的,长期以优惠价格向乌供应天然气,天然气成了哄兄弟开心的“胡萝卜”。2004年,乌克兰发生“颜色革命”、亲西方的尤先科上台后,俄罗斯便要求将天然气价格从每千立方米50美元提高至230美元,双方旷日持久的天然气争端由此拉开帷幕。此后,每每两国关系恶化,俄罗斯总要举起天然气“大棒”进行敲打。

  此次俄对乌“断气”,同样充满了政治色彩:早在去年10月基辅爆发“街头革命”前夕,俄罗斯便声言对欠账的乌克兰实行供气预付款制。之后,乌克兰局势风云突变,特别是眼下,乌东部战乱难止难休,俄驻乌使馆遭示威者冲击,乌克兰向西加速……特别是按计划,乌克兰还将在本月27日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剩余条款。在这种情况下,再次举起天然气这项超级武器敲打乌克兰也成了俄罗斯的必然选择:一是捍卫自身经济利益,二则向乌施压,防止乌克兰在融入欧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莫斯科认为,乌克兰不能一方面与俄交恶,煽动反俄情绪,一方面还要莫斯科给予一个对“友好国家”的天然气价格。基辅则坚称,莫斯科不过是要借天然气“武器”,“击毁整个乌克兰”。

  事实上,在此轮谈判中,来自欧盟的“调停者”奥廷格希望俄乌双方在谈判中“多一些灵活性”,但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基辅的强硬态度“出乎意料”,大概是因为算定断气将影响俄罗斯的外汇收入并使其遭受欧盟的更大压力。当然,也有观点认为,这涉及乌克兰的国内斗争,临时政府在天然气谈判中的立场不完全代表新总统,参加谈判者希望以强硬姿态为自己塑造“爱国者”的形象,以便在秋季议会选举中占据上风。由于尚处用气淡季且乌有一定的天然气储备,断气的后果恐怕要到冬季才会有明显的显现,而那将是新一届政府的事。

俄乌斗气欧盟着急

  在俄乌天然气谈判陷入僵局的时候,欧盟积极居中调停。欧盟之所以不辞劳苦愿意为俄乌“斗气”“灭火”,主要是因为担心天然气危机会殃及自身。欧盟国家约1/4的天然气从俄罗斯进口,其中约80%经由乌克兰输送。尤其2009年俄乌“斗气”牵连到了欧盟,多个欧盟成员国出现取暖用气短缺和供电困难,对欧洲多国生产和民众生活形成严峻威胁。

  更让欧盟担心的是,在以往俄乌斗气最胶着之时,乌克兰就“截取”过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天然气。事实上,按照俄气总裁米勒的说法,这一次谈判中,乌克兰总理亚采纽克也声称,如果不能如愿将拒绝还钱,并会从俄输欧天然气里“想拿多少就免费拿多少”。按乌克兰方面的说法,“管道里的天然气又不会知道自己是给了乌克兰还是欧洲。”俄气则表示,将尽最大努力防止对欧输气中断的情况出现;但如果乌方违规从中转天然气中“偷气”,则俄可能中断对欧供气。

  虽然乌克兰声称在夏季有较充足的天然气储备,短期内不会受到严重影响。乌克兰总理亚采纽克本月13日也敦促能源公司和地方政府为断气做好准备,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负责人日前也表示,在制定出节约使用天然气计划的情况下,乌在今年10月之前就能依靠国内开采满足天然气需求。但专家分析认为,如果不能尽快恢复供气,乌克兰人面临气荒的冬季将非常难熬。对于欧盟来说,此前答应将天然气回流至乌克兰,但到了冬季用气高峰,后者可能耗尽欧盟的储备,进而给自身带来严重的能源威胁。

  这样的情况下,欧盟一直主张对话解决俄乌天然气争端,居中调停也格外“卖力”。而此次谈判破裂之后,欧盟也非常着急。虽然俄乌保证,断气不会影响输欧天然气供应,但欧盟仍担心乌克兰缺乏足够的天然气储备以致欧洲再次遭遇“严寒的冬天”。据报道,谈判破裂当天欧盟就表示,6月必须举行新一轮俄罗斯、乌克兰和欧盟的天然气会谈。

各方都有妥协意愿

  对于持续数月的俄乌“斗气之战”,面临天然气短缺问题的乌克兰和欧洲已经有所准备。乌油气总裁科博列夫日前称,有欧洲企业愿以每千立方米325美元的价格向乌出售天然气。乌方还声称在今年10月前可依靠国内开采满足需求,并有机会从波兰和匈牙利获得反向供气。欧洲方面也一直在寻找替代俄能源的方法,以求进口渠道的多元化。但是心愿归心愿,这也只可能是十年甚至数十年以后的事情,无助于解决当前的危机。

  因此,虽然目前俄乌天然气价格谈判陷入僵局,但各方仍期待近期能够达成妥协。

  首先,欧盟和乌克兰都不会放弃通过谈判达成妥协的努力。暂停对乌供气,受影响最大的显然是乌克兰和欧盟。虽然乌方暂未做出相关表示,但观察家们相信,乌克兰不会拒绝继续谈判。俄乌争端虽然未波及到俄对欧供气,但欧盟仍急于尽快解除隐患。

  俄罗斯也期待与乌达成妥协。如果因价格争议影响对欧供气,不仅将减少俄目前紧缺的外汇收入,更将影响俄作为稳定的能源供应商的声誉,对俄欧长期稳定合作非常不利。俄总理梅德韦杰夫16日也表示,如果乌方准备重新讨论,俄方将做好准备继续谈判,不过前提是彻底偿还债务。

  当地分析认为,“斗气”各方要保全自己的利益,最好的方式还是找到妥协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要化解新一轮天然气危机,关键还是要理顺好俄乌两国的关系,特别是解决好乌克兰东部的乱局。

  好消息是,眼下似乎已经有了一些好的“苗头”:此前乌克兰亲俄武装击落军方运输机导致49人死亡,引发了国内的大规模抗议活动。示威者攻击了俄罗斯驻乌大使馆,乌代理外长杰希察到现场呼吁停止暴力,但也隔空辱骂俄总统普京。之后,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迅速解除了杰希察的代理外长职务,并在19日单方面在东部停火之后,又于20日宣布了一份新的东部和平计划……

  然而,这究竟是表示诚意还是仅仅展示姿态,俄罗斯又会如何接招,这些一时间还难以说清楚……唯一可以确认的是,围绕俄乌天然气之争的博弈,已经并且还将继续长时间进行下去。未来究竟会怎样,各方的妥协意愿能否真正变成现实,很难有人能说得清。俄乌之间的这场争斗,也许注定就是一场没有赢家和结果的游戏。

  (据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


浙江日报 观天下·环球眼 00020 俄断乌气,玄机重重 2014-06-23 浙江日报2014-06-2300009;浙江日报2014-06-2300008;浙江日报2014-06-2300011;浙江日报2014-06-2300015;浙江日报2014-06-2300013 2 2014年06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