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斗气”
由来已久
俄乌天然气争端由来已久。乌克兰天然气储量匮乏。多年以来,乌克兰消费的天然气大部分从俄罗斯进口,对俄能源依赖很大。同时,乌克兰又是俄天然气输往欧盟国家的主要过境国。俄乌互为盟国时,俄曾以远远低于国际市场行情的价格向乌提供天然气。
2004年乌克兰“橙色革命”后,乌开始奉行“脱俄亲欧”政策,俄乌关系开始恶化。2005年12月,俄开始要求乌以市场价格从俄购买天然气。从此,俄乌在天然气供应价格、过境费用和债务偿还等问题上争执不断。
2009年1月初,俄因上述争端中断了对乌天然气供应,并一度中断经乌向欧洲的供气。后经谈判,双方于同年1月19日签署了2009年至2019年天然气购销合同。
2010年2月亚努科维奇就任乌克兰总统后,乌克兰修改前任亲西方政策,俄乌关系回暖。2010年4月,俄乌签署了哈尔科夫协议,俄同意在原合同价格基础上降价约30%向乌出售天然气。
此后,由于乌克兰与欧盟草签联系国协定,并计划于2013年11月28日签署联系国条约,去年11月初,俄乌天然气争端再度爆发。随着乌克兰于11月21日宣布暂停有关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的准备工作,同年12月,俄乌双方商定,乌从俄购气价格从当时的每千立方米400美元暂时调整为268.5美元。
今年2月,由于亚努科维奇被推翻下台,上述临时供气价格协议成为一纸空文。3月,俄方废除“哈尔科夫协议”,取消天然气价格折扣,将供气价格定为每千立方米485美元,并自4月起开始实施。而乌政府坚持每千立方米268.5美元的价格,同时拒绝支付部分天然气供应费用。新一轮天然气争端再起。
在欧盟的斡旋下,自5月初以来,俄乌双方就天然气问题进行多轮谈判。6月初,俄方对乌方下达“最后通牒”。俄表示,如果乌方未能在6月16日最终支付期限前按期偿债,俄将对其采取预付款供气机制。由于俄乌双方立场差距较大,谈判最终宣告破裂。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