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经济·大事件

今年梅雨季姗姗来迟

全省今起入梅

  本报杭州6月16日讯

  记者 祝梅 通讯员 张敏

  似乎是嗅到了梅雨季临近的气息,昨天白天,杭城闷热的空气已经有些让人喘不过气。

  没错,梅雨季真的来了。据省气象台最新气象资料分析,目前,副热带高压逐渐加强北抬、西南暖湿气流趋于活跃,浙江也慢慢旋转天气开关,由前期的少雨天气切换到多雨模式,省气象台宣布,今年全省于6月17日入梅。

  未来十天多雨

  6月以来,全省天气持续晴好,热气指数不断攀升。数据显示,这大半个月时间,我省天气基本上以多云为主,平均降水日数仅2天,平均降水量仅为16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8成。

  今年的6月前半段为何降水偏少?省气象台台长潘劲松解释,主要是因为今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南,再加上近期盛行西北风,暖湿气流还没来得及轮到值班岗位上。

  随着梅雨季到来,雨水将重新润泽浙江大地。以目前省气象台的趋势预报来看,未来十天,雨带将在我省摆动,我省降水过程明显增多,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雨水落在哪,主要还要看雨带的运动轨迹,而随着雨带在我省南北摆动,各地降水的区域和时间上也呈现时强时弱的局面。具体来看,今天夜里到明天,浙中北地区阴有中到大阵雨或雷雨,到18日,雨带南压,浙江北部转以阴天为主,降水集中到我省中南部地区,上述地区有中阵雨或雷雨,局部可能出现大到暴雨。

  19日起,全省降水强度加大,大雨暴雨成为主角,但分布区域大略分为两个时间段,其中,19日到22日,主要雨带盘踞在中南部,23日到25日,雨带逐步北抬,大雨暴雨转战我省中北部地区。

  梅雨为何来迟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梅雨季来的有点晚。资料显示,根据最新标准,我省平均入梅时间为6月10日, 出梅时间为7月10日,常年平均降雨量约301毫米。翻看近两年历史资料,2013年,浙江省入梅时间为6月7日,7月1日出梅,再往前一年,入梅和出梅的时间则分别是6月17日和6月29日。

  今年的梅雨为何姗姗来迟?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毛燕军分析称,这与今年的夏季风爆发偏迟有关。“今年夏季风比常年偏迟约两个候,一候为五天,也就是说推迟了大概十天。”他说,此外,这也与6月前期降水偏少的原因——副热带高压偏南有关。

  梅雨有自己的脾性,每年的起始时间和长短都不一,而今年的梅雨主要是连续性降水还是间歇性降水,将会持续多久,气温情况又如何?这些问题,现在仍未有定论。毛燕军告诉记者,17日全省才刚入梅,目前用来预判天气形势的资料还不够明朗。

  “我省历年梅雨持续时间一般都在20几天到一个月,要从最南面、也就是雨水落在丽水北部一直算到湖州、嘉兴等偏北部地区的雨水结束,而目前我们的预报技术,能较准确预测的主要是最近一周的天气情况,10天以上的情况以趋势预测为主,根据天气形势的变化,这些预报也会不断调整、减小偏差,”他说。

  正因如此,在预报时效之外的“今年何时出梅”这个问题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毛燕军说,梅雨季持续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稳定性和西风带是否有阻塞形势。而今年的梅雨到底是连续性降雨还是间歇性,也要看入梅之后实际的降水和环流形势演变,积累一定资料后再作判断。

  气温方面,梅雨持续期间,初夏的温度仍是主角,但因为湿度明显上升,闷热的体感也很难避免,但他也强调,梅雨季期间,如果不是每天都下雨,间歇的空当,气温趁势窜高,出现一二天的高温天气也属正常,但真正连续的高温天气,一般都会挨到出梅之后。

  梅雨季可能带来强降水,引发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今天,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出通知,要求认真做好防汛工作。


浙江日报 经济·大事件 00011 今年梅雨季姗姗来迟 2014-06-17 3512314 2 2014年06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