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床“种”细菌、水体做CT、声呐抓偷排……
治水,科技显身手
本报记者 曾福泉 李茸
通讯员 张文术 宋翰卿
治理污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河水日益清澈的进程中,人们看到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身影。在河浜纵横的嘉兴,来自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等机构的科研工作者运用多样化的科技手段,显著改善了曾经饱受污染的水环境。
细菌、藻类显身手
未经治理的受污染河道给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陈秋荣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两岸养猪沼液、生活废水以及工业污水的不断排入,严重富营养化的河水极其黑臭,透明度只有10厘米左右,水面上不时地翻腾着气泡。住在河边的村民说,一年到头不敢开窗。
“治理的目标是要降低河水中氮、磷的含量,并降低化学需氧量(COD)。”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很多,包括费时费力的反复疏浚挖掘河泥,也能达到一定效果;科学家们寻求更加快速、生态并且节约成本的方法。
来自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土壤研究所、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等机构的专家首先在河床上洒下一层1厘米厚的砂层,这些砂子里面生活着反硝化细菌,它们可以分解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尤其能够大量降低氮的含量。通过在河床表层“种植”这种细菌,科学家们不用开挖河泥,而是逐步改造河床基底,使之朝生态健康的方向发展,就像用疗效显著的药物代替手术一样。
随后,科学家又在水面上种植粉绿狐尾藻,这种植物是经过长期研究、反复比对挑选出来的。粉绿狐尾藻可以大量吸收水中的氮和磷,同时自身飞快地生长,其数量一星期就能翻一番。“水体的富营养化越严重,粉绿狐尾藻就生长得越好。等水质转好后,因为失去营养来源,它又会自然枯萎,不留下生态后遗症。”陈秋荣说。
在多条河道上的试验证明,种植粉绿狐尾藻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水体的总磷、总氮和COD下降了95%以上,水体透明度增加到了1米多,“河床清晰可见”。这样,沉底水生植物就拥有了进行光合作用不断生长的环境,河道重新获得了生态自净功能。
“一位村民告诉我说,虽然还不能与童年时代的河水相比,但是臭味消失了,鱼、虾回来了,河水用来清洗农具已经没有问题。”陈秋荣说,使用这套方法,每公里成本约10万元,大大低于清淤的费用。嘉兴先后有30多个河道种上了粉绿狐尾藻,这一方法还有望在全省推广。
科技助力执法者
多样的科学技术还被用来找到并惩处那些为了一己私利而破坏环境的人。陈秋荣说,光电工程专家开发的一系列设备正在帮助环保执法部门更高效准确地进行检测和监控。
一种正在使用中的检测监控设备是光谱水质实时监测仪。它利用光谱扫描技术,辨别不同物质对应吸收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来分析水体的成分,同样的原理曾经被月球车用来探测月球埋藏的矿物种类。
“这台仪器的底层是一个扫描仪,顶层负责传输数据,水流则从中间流过。”就像给水体做了一个CT检查一样。光谱水质实时监测仪可以24小时不间断采集水质实时数据,并连续记录,不需要再派出人员到各个监测点上取水样、拿到实验室分析检测后获取数据。专家希望,水质监测仪将能与治安探头一样布在河道重点部位,一旦水质发生变化,就能马上发出警报。通过物联网技术,这些信标还能与河岸上的抓拍设备相连接,就像一个个“闯红灯监控摄像”。哪怕船只在夜深人静时偷排污染物,灵敏的监测仪也会立即启动监控镜头转向排污现场。
即便偷排者逃过了摄像头,科学家仍然有办法将他们找出来。数月前,一份成分不明的水质样本,被送到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的检测实验室。通过精密化验,其中的多种化合物被专家们一一鉴定出来。“我们发现,这类化学物质往往是在制造皮革的过程中产生的。”环保执法部门根据这个信息顺藤摸瓜,很快找到了肇事者。
声呐技术也被用来寻找偷排者。有的企业将排污管暗暗地埋藏在很深的河床底部,经常被用来打捞沉船或者侦测潜艇的声呐能够轻易地发现这些暗管,并且探测到其中的水流,这就能把偷排污水的企业抓个现行。
示范区内大集成
为了综合利用多项目治理污水的技术和成果,一个“五水共治”示范区在嘉兴建立起来,其中共有50条河道,合计总长约100公里,还有约1万户分散居住的农户。养殖污水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工业污水治理、河道水质改善、污泥等废弃物处理等各项技术将在这一块区域内集成。
科学家将在示范区内进行更多的科学治理污水的尝试。在一些几十年前建成的老小区,雨水和生活污水经由同一个管道排入河中。科学家在管道口附近搭建一个微型生态绿场,靠植物来吸收生活污水中的营养物质。这样一个小小的改良,就起到了很大的缓释作用。类似的做法还有很多。
“我们希望在示范区内探索出一条更加生态、更加高效、更加低成本的改善环境的技术道路。”陈秋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