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与互联网的碰撞
——中国美院《三生万物》雕塑展见闻
郑梁锴
日前,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视觉工作室《三生万物》优秀作品展在杭州西湖文化广场C区的程允贤雕塑馆举行。在为期10天的展览中,展出该系29位师生的优秀作品,从传统的土木金石,到新兴的琉璃、塑料以及各种现成品材料,几乎生活中可见的物都成为了展品表现的原材料。
在展览现场,中国雕塑学会理事陈政介绍:“《三生万物》来自老子的《道德经》,这里的‘三’是材料、心性与形式语言丰富多彩的象征。”陈政说,《三生万物》呼应了互联网为雕塑艺术、雕塑教育带来的无限可能。互联网更是一个让学生获取最新资讯的平台,在雕塑的材料选取方面对学生的影响很大。陈政认为,每个人的经历、体会和思考都不同,互联网涵载的前沿信息有利于雕塑者寻找到最适合表达自身思想和情绪的材料和技术,使雕塑具有全新的质感与意境。
展出作品《安全生活》,由一块块水晶累叠而成,每块水晶中都有一个造型迥异的人形,体现了互不打扰却各自被困于牢笼的社交生活。作者张凯琴利用水晶激光内雕技术对主题进行了独到的诠释,是新材料雕塑的一次成功尝试。
缪声远则对木材情有独钟。木雕作品《一眼》便是她用温润的金丝柚木幻化出的生活镜头。在她眼中,木质是一种温暖、细腻、质朴的雕塑材料,木材本身就象征着岁月。行人止步、老人静观、僧人冥思等“简单一瞥”与木质浮雕的结合,让主题和木材都生动了起来。
以树脂为主体的《经典,经典》作品,把经典雕塑与生产模具进行拼置,以复制传播的概念将经典放置在当代语境下去反思,以确立重看经典的新视角。经过长久的选材测试,作者熊益华锁定了高透明度树脂,在简单的反复实践中,使作品具有了鲜明的个性。
互联网的多元特性也让雕塑界产生了“跨界合作”的全新理念。翁劼的参展作品《风中之塔》,包括了传统的人偶雕塑和具有时代美学特点的定格动画片,作者在雕塑这种表现形式中融合了动画运动规律、新型数字技术、高品质音效,丰富并拓展了雕塑的语言形态。该作品曾获得学院及全国多项金奖。
又如王从义的作品《飞翔之梦》,就地取材,经过改造,使得现成材料与制作的造型单元三间具备了合理的过渡,呈现了一种和谐且积极向上的美感,十分契合当下“中国梦”的主题。
《父亲的一天》由六幅相框排列组成,相框里分别以透雕的手法,作者巫澜塑造了她的父亲、一位老知识分子在一天中的生活、工作的典型画面。一位小朋友站在这作品前久久不忍离去,奋力凑前仔细观看,仿佛在思索这些色彩艳丽、极具立体感的“画”为什么如此的与众不同。
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孟庆祝认为,“跨界”雕塑作品虽然受到装置艺术的影响,但通过这些作品语言本质的解读与分析,可以看出其仍然是通过空间、体量、构成等雕塑的基本语言在产生视觉作用。
2000年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互联网时代,高科技给中国雕塑教育带来了知识格局和知识状态的改变。“教师不一定具有在教学上的绝对优势,面对互联网,师生获取资讯的资格是平等的。”中国雕塑协会副会长孙振华说:“由于年轻人的敏感和对新技术的热衷,他们甚至有可能优先于教师而获得更多、更新的资讯。”
在孙振华看来,这次《三生万物》优秀作品展是一面镜子,在雕塑教育、雕塑观念的巨大变革中,照见了中国雕塑教育的新的现实,也照见了未来雕塑更丰富、广泛的定义。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材料视觉工作室成立十年来的毕业生作品,成为了中国雕塑教育这些年来巨大变化的视觉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