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义乌一位老乡镇留下20万字工作日记——

干部这样联系群众

  记者 黄宏 市委报道组 龚献明

  日前,义乌市乡镇老物件陈列馆内,一些乡村干部用的物件引人关注:手电筒、自行车、雨胶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位老乡镇干部工作20年,所留下的一摞乡村日记,里面详细记载了当年村干部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鱼水深情。

  这些日记的主人叫楼森,义乌市苏溪镇殿下社区人,今年85岁。1962年8月,34岁的楼森担任义乌县下骆宅公社党委副书记。此前,他曾当过多年的小学教师,并担任过一所初中的校长。

  这些日记详细记录了楼森担任下骆宅公社党委副书记、社长、代书记等乡村干部期间的工作、劳动、生活场景,时间跨度近20年。

  农忙时节,

  就住农民家中

  脚穿草鞋,裤腿卷到膝盖上……这是记者在楼森家中看到的一张旧照片,上面一些模糊不清的字迹表明,这是楼森在上世纪60年代参加义乌人代会的留影。

  “一大早,我就去村里帮农民劳动,去的时候,打赤膊的,下午说一声:‘到县里去了’,然后加了这件衬衫,去开会了。”看到这张照片,楼森淡淡地说:“那时候,干部很少在办公室里呆着。”

  当年,楼森每天都早出晚归,去村子全靠徒步,在当时,最近的村子离公社都有五六里路。但楼森并不觉得苦。他说,那时候,乡镇干部很辛苦,上午去村里,回到公社吃中饭,下午去,再回到公社吃晚饭,晚上还要下村工作。一天跑三趟,白天了解情况,和百姓一起劳动,晚上到生产队里帮忙解决问题。

  “农忙季节,我们会住在农民家里,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一年下来,每个村民的名字都叫得出来。”说起往事,楼森很自豪。

  帮忙插秧,

  干部脱鞋下田

  做群众工作,不能让群众感到有距离。楼森认为,这点很重要。

  楼森至今还不会骑自行车。他说:“当时,我也买得起自行车。但是,当时的农民大多数都买不起自行车,如果我骑车去村里,就和老百姓有距离了。之后,岁数大了,我也不敢学骑车了。”

  楼森的日记里,也能看到这方面的记录:“去洋塘边生产队联系工作,正在插秧的社员老远就向我打招呼说:‘老楼!来,插一行。’‘好!不嫌我插不好,两行也行。’我一边说,一边脱下草鞋下田,和他们一起插秧了……”日期显示,这是1964年7月29日。

  这些看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楼森认为,这就要求干部重视每一个细节。

  楼森还记得当时在村民家中吃饭的事:当时,干部和农民同劳动后,会在农民家中搭伙,当时的标准是,在农民家中吃一天,要给这户人家1.5斤粮票,0.4元钱。

  照理说,安排干部吃饭,这些粮票和钱绰绰有余。但也带来问题。“当时,白米饭很少,农民都是把萝卜、青菜掺在饭里一起煮的。他们觉得我给了粮票,就应该吃好点,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在煮饭时,虽然一起煮,他们会特意空一个地方,不掺进菜或萝卜,只煮白米饭,然后端出来给我吃。我看到就明白了,这是特意为我烧的,但我不能这样吃,我一定坚持要把饭打匀了,然后再吃。”

  干群深情,

  正在代代相传

  前段时间,楼森的部分工作日记被放入义乌“乡镇·记忆”老物件陈列馆,展出给干部群众看,打动了不少参观者。

  记者了解到,义乌当地有的干部学习楼森,不少人正在续写乡镇工作日记,将这种老乡镇精神继承下来。

  屠国斌是苏溪镇江北工作片副主任,近年来,他记录了一大叠的工作笔记。

  屠国斌说,楼森的日记让他很受感动,从中也看到了差距。如今,他每天都要提早半小时到单位,每天都会到村里去,认真听取群众意见。

  受“老乡镇”干部工作作风的影响,如今,义乌当地的新老乡镇干部之间,以手把手、传帮带的形式,默默继承并发扬着“老乡镇”精神。在佛堂镇,乡镇干部老中青搭配,由老乡镇干部带队“用脚步丈量民情”,进村入户开展夜访夜谈;组建“老乡镇讲师团”,分别轮派到各地指导授课。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对群众的感情。现在这种“老乡镇”的精神犹如一股清风,让更多的人受到影响。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干部这样联系群众 2014-06-04 3470458 2 2014年06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