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人文世界

心灵的呵护

  本报记者 石天星

  在“唐西胜双新名师智慧空间站”的“师德面对面”的主题活动结束后,记者和朱雪丹老师约好一周后去她家采访,几天后,杭州京都幼儿园老师叶珊珊联系到了我,她说,她也想去拜访朱老师,于是我们就一起去了。

  叶珊珊今年24岁,同时也是“唐西胜双新名师智慧空间站”的学员,在主题活动上,她对师德的体悟让记者印象深刻,“有前辈说,一个老师仅仅爱学生是不够的,最多得60分,而剩下的40分是教育的眼光和专业。”叶珊珊说,她一直在思考着这句话。

  在朱雪丹老师家,叶珊珊也向朱老师请教了几个问题,她的困惑在青年教师中很有代表性,而朱雪丹老师的回答展现出令人动容的品格修为。

  叶珊珊:朱老师,都说老师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您认为我们应该怎么样爱学生呢?

  朱雪丹:我把这个爱理解为责任,懂得教师责任的重大,具备教师的担当。当一个老师面对着班里的30多个孩子的时候,他接过来的岂是30多个学生,这是30多个生命,30多个孩子的未来,是30多个家庭的幸福和希望。作为一个教师,要努力教好每一个学生,教好一个孩子,就给一个家庭带去幸福和欢乐,如果一个孩子教不好,那这一家就像掉进了苦海,全家不得安宁。所以我们对每个孩子都要不放弃、不抛弃,这是一个教师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当然教师也不是万能的,所以只要怀着一颗美好的心,尽自己所能地去教好每个孩子就可以了。

  叶珊珊:朱老师,当上老师之后,工作上的事千头万绪,等自己成了家、有了孩子,事情就更多了,怎么才能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朱雪丹: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家人、身边的人都不爱,那他怎么去爱他人,我常说教师们工作中要分清主次、分清轻重缓急,学会“弹钢琴”,在处理家庭和工作的时候,也是一样的道理,这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当然,这个过程中,要懂得忍耐,要不断地锻炼自己的能力,有本事的人都是不会去怨天尤人的。无论得意还是失意,都不要有怨恨,因为恨别人就是折磨自己。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那就让自己的嘴角往上翘,看上去笑笑的,自己就会很快把烦恼忘掉了。平衡好家庭和工作,做一个轻松、愉快、心态好的人。

  叶珊珊:朱老师,我看过很多书,教我们做一个至诚至善的人,但是照着书上去做,往往又碰壁,这是为什么呢?

  朱雪丹:向大地学习吧。大地默默无言,承载一切、包容一切。我们不光要懂得什么是真、善、美,还要做一个宽容的人,好话、坏话都要听,好学生、坏学生都一视同仁,不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你看,大地上的植物高矮参差、姿态万千,它们都有存在的理由,而大地对待它们都是平等的。修炼自己,学会忍耐,学会宽容,时常反省自己,学会用智慧去解决问题。做人要像铜钱一样,外圆内方,“圆”是处理问题用智慧,不要尖锐刻薄,这样才不容易伤害别人,也不容易被别人伤害,“方”就是做事要有原则,有了原则才不会犯错误。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 00017 心灵的呵护 2014-05-30 3489474 2 2014年05月3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