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45家企业改造低效厂房
“空间换地”换来886亩新增用地
郏恬甜 胡英姿
如何以最小的土地资源代价,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永康以1773万元奖励,换来宝贵的750亩企业用地,成为全省先行的一个探索实践。
工业发源地“破土重生”
古山镇是永康五金产业的发祥地,位于永康东部。全镇共有工业企业约23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7家、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25家。
近年来,该镇一方面难以拿出更多的土地用于发展,一方面密集的单层厂房占据着大片土地。市镇领导很快达成了共识:这些低矮旧厂房,成就了古山镇的过去,却阻碍了其未来发展。改造旧厂房,向空间要地,新建多层厂房,才是唯一出路。
2012年7月,永康市出台改造低效厂房实施意见,更加坚定了古山镇改造低效厂房的决心。2013年2月,古山镇在土地、规划等方面细化了实施细则,启动全市试点,迎来了“空间换地”、亩产论英雄的新热潮。
“拆”是为了“改”。古山镇党委书记吕剑新认为,对于古山镇来说,“改”已成为了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
走进古山镇后塘弄二村,村口一大片略有坡度的空旷土地上,挖掘机轰鸣声声,工程车来回作业。火热动工的景象,契合了时下连日攀升的热意。
“这里曾是永康五金产业发源地的典型代表,几乎是家家户户从事五金生产。区块总用地面积5.5万平方米,改造共涉及126户,拆除旧厂房300多间,共计2.4万方。改造后,将建设18幢4层高的现代化标准厂房,新增建筑面积2.5倍。”
村支委吴静波介绍说,眼前这块2.87万平方米的土地,是村工业区的一期项目。该地块下个月将完成平整工作,之后便可投入建设。按照市里的政策,建造4层厂房,按照建筑面积每平方米奖励100元,建造5层及以上的,每平方米可奖励200元。区块改造后,村集体经济还将获得近200万元的奖励。
工业发源地“破土重生”,大幅增加了区域经济发展空间。
企业主动加码“空间换地”
而这仅是永康市“空间换地”的一个缩影。
在一系列导向、约束、评判机制的引导推动下,永康市节约集约用地潜力进一步显现,节约用地成了不少企业的自觉行动。同时,土地杠杆撬动了产业转型升级,企业通过低效厂房改造、“腾笼换鸟”发展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亩产税收”不断提高。
能诚集团董事长王斌坚没料到,自行构思设计新建的一幢4层厂房,如今成了全省节约集约用地的创新典型。其特殊之处在于:4层32米高的厂房,每层都可以当作底层使用,上百吨的重型设备可以直接进出,无须拆卸搬移,百辆23米长的大货车能同时在大楼内装卸货,并可以在任意一层调头。除此之外,厂房还预留了更多拓展空间,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在楼顶之上再加两层,变为六层;同时对一至四层内部柱子预埋了8~10个螺丝,可以进行内部加层,4层厂房就可以变成8层。目前企业正在安装3条生产线,预计今年产值能达到3亿元,税收1500万元。
通过向上拓空间,群升集团主动要求拆除3幢单层厂房后重建,厂房面积扩容3.26万平方米。 “空间换地”也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利器。喷漆车间大部分环节实行“机器换人”,用工量减少一半,亩产却成倍提升。“和拿地新建相比,老厂房改造成本更低。”企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截至目前,永康市已经审批109家企业改造或新建多层厂房,占地面积52.9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98.1万平方米。其中,54家企业改造低效的单层厂房,涉及占地面积19.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78.5万平方米,厂房平均楼层4层,相当于新增886.5亩工业用地。根据奖励政策,这些企业共将获得1773万元的奖励。
倡导“空间换地”的永康,让存量土地再次释放出巨大的潜能,正将“亩产论英雄”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