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眼角膜劝捐志愿者朱强荣——

爱心家庭的幸福密码

  记者 张丽 通讯员 金蕾

  认识朱强荣一家的人,总会不自觉地流露一丝羡慕。现年60岁的朱强荣是下岗工人,妻子赵丽安是退休教师,女儿朱玲是在读研究生,一家三口也有拌嘴不愉快,却总能相亲相爱。

  走进位于杭州市保俶北路的朱强荣家,木地板光亮可照,物品摆放有序。记者赶到时,朱强荣也刚到家,“有个角膜捐献的志愿者家属说,自己的孩子可能不行了,让我过去看看。”他一边说着,一边把书包放下来。

  朱强荣是杭州市一名专职志愿者。1997年2月,在电视上看到邓小平同志去世后捐出自己的眼角膜,朱强荣深受感动,他马上打电话咨询眼科医院,表示自己想在身后捐献眼角膜。当时的值班医生被他的举动吓了一跳,因为从来没有人这样来主动报名。就这样,朱强荣成了浙江省“身后捐献角膜的001号志愿者”。

  9年前,朱强荣下岗了,他没有闲着,而是将自己更多的精力放到做公益上,做起了专职劝捐志愿者,成为我省第一位眼角膜义务劝捐员。

  器官的获取有其极限时间:角膜不超出10小时,心脏不超过3小时,肺为6小时,肾为24小时。过了这个时间极限,宝贵的器官就报废了。

  为了争取宝贵的时间,朱强荣已经习惯让自己时刻处于战斗状态:3部手机4个卡号24小时开机,电话随时可以打进来;装有摄像机、照相机、录音机及全套捐献资料的黑色皮包就放在身边;家里冰箱冻着冰块,冰瓶器皿全部备好。一旦与医生出发摘取角膜之后,立刻放进存有冰块的冰瓶里……10多年来,朱强荣带领其他志愿者成功劝说200多人捐出角膜,4000多人填写了捐献角膜志愿书。

  说起朱强荣骨子里的奉献因子,他回忆说:“应该是受到母亲的影响,那时家里挂满了各种锦旗。”母亲年少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后来成为社区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义务为受伤的人做一些简单的处理和包扎。小时候家里条件殷实,一到台风天气,母亲总会把家里的宽大客厅让出来,提供给一些居住条件简陋的居民避险。父母还时常接济一些读不起书的孩子,帮他们交学费。

  朱强荣做公益有一个原则——对别人好,也不能忘了家人。一次,他带着社区一个小姑娘一起去敬老院为老人洗脚。他问小姑娘,你在家里有没有给自己的老人洗过脚?小姑娘摇摇头。朱强荣说:“只知道对别人好,不知道对家人,这是一种假公益。”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下岗后为了补贴家用,朱强荣经常背着工具包去为别人修空调赚钱;家里的电器设备等也都是他自己负责维护和处理;妻子和女儿有什么不舒服,他就忙着张罗照顾。

  妻子赵丽安一开始对于他做的公益事,有些牢骚,不仅仅是担心他的身体,也听到了一些人的不理解和质疑声。随着他的努力,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人体器官捐献知识,愿意加入这个行列,也有越来越多的受惠者家属握着朱强荣的手表达感谢,赵丽安也因此越来越理解丈夫的事业,并一直默默支持和付出。

  朱强荣夫妇说,他们最满意的是女儿朱玲。25岁的朱玲明年就要从浙江财经大学硕士毕业,女儿继承了父亲的“公益观”,在小学时就是护绿使者,带着同学们回收旧电池,还和新昌的贫困孩子、敬老院的老人结对子。21岁时,朱玲成了人体器官志愿捐献者。“那一刻我觉得很感动,一开始她和她妈其实不愿意,后来也慢慢理解了。”现在流行讲“家风”,朱强荣说他们家的“家风”就是:“身前多奉献、身后再捐献,要让爱心轮回,代代相传……”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爱心家庭的幸福密码 2014-05-23 3480554 2 2014年05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