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经济

以机制创新撬动产业升级

——《平湖市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创新试点方案》解读

  本报记者 夏丹

  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年。站在新起点上,浙江迈入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征途,如何对现有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日前,我省选择平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创新试点,力图为全省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做出探索。试点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亮点?将如何推进?对全省其他地区有怎样的借鉴意义?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省发改委产业处负责人进行解答。

  落子平湖有讲究

  问:试点为什么选择平湖?

  答:在全省众多工业强县中,选择平湖,主要有三个考虑:一是平湖产业有基础。平湖是全省15个工业超千亿县。尤其是近十年来,平湖产业结构由主要依靠衣服、箱包、纺织等传统产业彻底扭转为光机电、临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2013年平湖工业总产值中光机电、临港、生物食品(医药)三大主动力产业已占到67.3%。

  二是平湖结构调整有潜力。平湖市土地资源十分紧张,按照规划,到2020年平湖市每年只有不到2100亩的新增建设用地,部分存量土地利用绩效不高;高新技术企业、大企业、品牌企业数量依然不多。这些现实情况,恰是我省产业现状的缩影,十分具有代表性。

  三是平湖工作有基础。早在2011年,平湖就对全部规上和部分规下工业企业开展了“全面体检”,并按照绩效评价对企业进行分类管理。截至目前,综合绩效评估已试行三年,并不断调整完善。

  问:平湖改革对全省其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意义?

  答:平湖试点的设计是一次探索,可以在全省复制推广。我们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工作,省政府可以从中总结试点经验和不足,好的做法可以在全省全面推广,不足的方面可以给我们思考,也可以进一步改进使之更加合理、有效。可以预见,方案中的内容在平湖试验后,如果验证后行之有效进行推广,将积极促进全省产业结构的调整。

  平湖试点从产业发展的全过程进行考虑,思路是清晰的。按照方案的设计,新建的项目把好关,现有企业的进行集聚发展、倒逼提升,落后产能逐步淘汰,同时鼓励发展高新技术项目。这样不断地持续下去,产业结构会得到不断升级,相应的发展方式也就得到转变了。

  试点看点有几何

  问:平湖改革试点有哪些亮点?

  答:平湖试点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业结构调整的全过程考虑。全面考虑产业准入、发展升级、落后产能退出三个环节。准入方面:分行业制定项目准入标准,设立由投资强度、技术先进性、亩均利税、污染排放、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构成的准入指标体系,并进行动态调整。对不符合标准的项目不予准入。发展升级方面:政府进行正向激励,通过产业升级专项扶持政策,以优势企业、优势产业为基础,提高附加值、提升竞争力;对大企业、品牌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高于准入标准的项目给予优先保障;设立产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支持重大技术攻关,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落后产能退出方面:制定标准更高、要求更严的淘汰目录,分年度确定整治、关停企业予以落实。

  实行产业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差别化电价、水价方面:对单位产出资源占用综合评价落后企业实行阶梯式差别电价,对超限标准用电企业实行惩罚性电价;对造纸、印染、化工、制革、电镀、制药等高水耗、高污染企业及超额用水企业,实行分类分档的累进收费制度。排污差别化政策方面: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浓度“双控”制度,对污染物排放浓度高、排放量大的企业在省定标准基础上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金融差别化政策方面:引导金融机构根据企业绩效评价结果分类制定扶持政策。

  建立产业生态发展机制。一是设定行业生态标准门槛,采取资源能源限量供应,倒逼企业节能减排;二是强化省级层面对地方政府以生态环保为约束性指标的考核评价办法,在平湖市探索建立生态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以治水、治气为核心的产业生态评价体系。

  与海宁改革有何不同

  问:与2013年海宁要素改革相比,要素资源配置也是此次平湖改革重点内容之一,两者区别在于?

  答: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三个方面:

  试点的主体、要素范围不同。在试点主体方面,海宁主要是围绕优化资源要素配置,范围主要是如何提高土地、水、电等资源的使用效率。而平湖是围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来科学配置要素资源。在要素的范围方面,平湖试点除了土地、水、电等资源外,还增加了空间、技术等要素。

  平湖试点的差别化政策主要是依据单位增加值的资源消耗量实施。与海宁试点依据不同企业类型不同,平湖是按照单位增加值消耗的资源来实行差别化价格。比如,一家A类企业,单位水耗超标了,那么要支付的水费就会较高,这样会引导企业节约用水;另一家C类企业,在用水方面已经非常节约了,那就无需多支付水费,而可能要考虑较高单位电耗方面。这样实施的目的能够促使每家企业不断地改进用能、用水等不足方面的技术,从而使整个资源利用更加节约。

  用地政策方面也有较大的差别。平湖的做法是,对腾退后重新供应的存量建设用地,安排重大产业项目的省级给予用地指标奖励;对于闲置的土地,依法征收土地价款20%的费用,这样来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而海宁的做法,是根据不同分类的企业,差别化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

  “有形之手”如何有为

  问:平湖试点提出“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在坚持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政府有形之手该如何有为、善为?

  答: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核心精神,就是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有效作用相结合。因此,省政府在考虑试点方案时,明确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结合的原则。市场机制能够发挥作用的,政府尽量不参与;企业能做好的事,政府坚决不插手。政府在企业难以发挥作用的公共领域发挥积极作用。据此标准,政府主要做以下事情:

  制定标准。在平湖试点方案中,除了制定企业分类标准和准入标准两项最关键标准,还有“建立健全以单位能耗等为基础的阶梯式电价制度”、“建立健全以万元增加值用水量为基础的阶梯式水价制度”、“建立健全落后产能整治淘汰制度”等。

  引导产业优化布局。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产业布局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这项工作,不是一家企业能做到的,需要政府通过规划引导,及相应的措施促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平湖的产业布局相当明晰,它打造了三个平台,平湖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光机电、生物食品等高新技术产业;独山港开发区重点发展临港化工、大物流;与上海共建的上海张江杭州湾科技园,则对接上海高新技术企业的转移。在三个不同的产业平台,引导相应的产业集聚发展,提高产业集约发展水平,有利于后期形成若干个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把好区域生态考核关。当前,生态考核是地方政府考核的硬性指标。如果一个地方在区域生态不过关,那么后续发展的资源能源就受到限制,这是非常严格和管用的一个措施。如何把握好生态考核,需要政府有为之手发挥作用。结合试点方案的实施,我们将指导平湖市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深化、细化生态文明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区域生态考核,做到区域整体的降耗、减排,而平湖市也必须在这个整体的约束中,统筹好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


浙江日报 经济 00009 以机制创新撬动产业升级 2014-05-15 3441697 2 2014年05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