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闻敲诈假新闻无处藏身
本报杭州5月8日讯 针对新闻界存在的新闻敲诈和“四大公害”(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不良广告、低俗之风)的典型案例,我省新闻界、教育界有关人士今天深入研讨,剖析成因,分析危害,提出治理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当前,全省正在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大家认为,作为新闻工作者,任何时期都要始终坚持党性原则,牢固树立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履行自身使命,铭记社会责任,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捍卫职业伦理。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舆论监督权利,杜绝以舆论监督为名搞新闻敲诈。在全媒体时代,媒体要注重对新闻信息的求证而不是照搬,要凸显新闻的真实可靠性,建立虚假新闻澄清机制和科学严谨的事后纠错机制,严格防控虚假新闻二次传播。媒体要营造良好的自律环境,加强新闻工作者的从业教育和日常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