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好奇

由省科协、浙报集团主办的“科学 ”讲述——

江南水乡,良渚探源

  本报记者 李月红 通讯员 韩露笑

  最新考古发现,良渚文明是人类跨入“人水和谐”时代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人类至此依水而居,江南水乡的生活模式至此开启。今天,我们能否从良渚人治水的理念中获得启发,以回归自然的生态方式来治水……日前,由省科协、浙报集团主办,浙江日报、省科技馆、果壳网等承办的“科学+ASTalk”邀请到省考古所副所长刘斌、研究员王宁远和国际生态城市建设理事会秘书长伍业钢分享5000年前江南人的治水智慧。

  “江南水乡的生活模式,在5000多年前良渚时期就完全形成了。”一上场,王宁远就为观众心中的江南印象划定了时间概念。早在7000多年前,环太湖流域就有了人类活动,人类的村落多建在海拔较高的河谷地带,但是到了5000多年前,村落渐渐向平原沼泽深处迁徙,在今天的西苕溪区域,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的石犁,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先进的农业劳作工具。

  “这种工具的出现,说明人类开始选择定居江南,进行水稻种植了。”王宁远认为,从生活效率来看,采集和狩猎获得的收益比水稻种植有更高的回报,但它们之间所付出的劳动是10倍的差距。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河谷地带无法进行大面积的水稻种植,加之当时的锄草技术主要靠水灌溉,“在原始的条件下,沼泽地区排水最方便,这就是当时的人口往沼泽平原移动的最根本原因。”

  宜种稻的沼泽平原,如何更适合人类居住,良渚人想了一个办法:堆墩——在准备开辟农田的地方挖河沟,挖出的泥土堆积在中间,形成一个小面积高地,一家人就生活在这里,这是人类早期居住自然高地的模式。由于稻作产量大多在每亩180斤,仅够养活四五十人,人类此前的集体生活至此开始走向密集分布的小聚落,每个村庄之间大约相距一公里左右。

  “在这种新的农业生活模式下,人类在这里建立了方圆3平方公里的良渚城,相当于四个故宫的面积。”刘斌说。城市兴,则水利兴,对于江南水乡更是如此。近些年,通过考古发现,一项远程水利工程——良渚大坝重现,这将有可能成为中国文明史上最早的水利工程。

  很难想象,古人的筑坝看似如此简陋:江南多沼泽,沼泽边上多草,当时的良渚人先在一处撬下土,翻在一旁的草上,因为淤泥黏性强,于是在草里滚一滚,外面就裹上了一层草。一方面,在搬运的时候不粘手,另一方面,从工程角度而言,草相当于加强筋,不容易垮塌。堆完基部,再在上面覆盖上纯黄土。

  “可令我们惊讶的是,良渚大坝工程远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刘斌说,根据考古发现,整个大坝分为高坝区和低坝区,高坝更靠近北面的山体,一般比较短,主要依托自然山体,负责堵住山谷的水,低坝区在高坝的南部,更靠近古城,是堵高坝漫出来和其他地方汇聚的水,相当于一个蓄水区。正是这样看似简陋实则复杂的水利工程,根据科学仪器的分析,它的水坝系统可以挡住960毫米的水位,基本上百年一遇的水都可以挡住。

  “最早的江南,在距今4000年大禹治水时消失了。”王宁远说,原因正在于当时这个区域的水排不出去,形成洪水淹没了稻田,江南的发展戛然而止,再次发展则是等到东晋以后。伍业钢说,“从良渚古城,到今天的江南水乡,与水和谐相处造就了人类的富庶生活。最早江南的记忆,说到底是一场人与水的故事,如何与水共生长,值得我们深思。”


浙江日报 人文·好奇 00013 江南水乡,良渚探源 2014-05-05 3453020 2 2014年05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