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尝试在读大学生教高中选修课
学哥学姐开课,头一回
记者 王婷 通讯员 王小民 陈威俊
本报讯 石国琴从一副扑克牌中任选了16张,摆成方阵,随机抽取一位“观众”,让他暗记一张牌,然后,石国琴反复切牌,只要“观众”告之此牌在原方阵和新方阵中的行数,她就能马上说出牌面,每次回答都准确无误……
这不是魔术秀,而是浙师大附中的一堂数学选修课,名叫“纸牌魔术中的数学”。执掌教鞭的石国琴是浙师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也是学校课程与教学研究协会的优秀社员。
在我省的高中新课改中,由在读大学生为高中生开选修课,还是头一回。首个“吃螃蟹”的,就是占有师范优势的浙师大和浙师大附中。
两年前,我省启动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最大的变化就是增加了选修课的分量,规定必修课的学分从116分减为96分,选修课学分从28分提高到48分,选修课的师资短缺成了不少高中面临的新问题。
浙师大附中校长何通海一直在琢磨怎么开好高中选修课,他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大学生给高中生上课,能成吗?他调研后发现,浙师大有200多个学生社团,如果充分发挥他们的力量,将会形成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说干就干。
虽然大学生中藏龙卧虎,但想从中脱颖而出,站上高中讲台,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必须要“过五关斩六将”。即使成功入选,要是高中生“不买账”,选课人数达不到最低标准15人,那么这门课也只能作罢。如果高中生反映上课质量不高,课程也会被淘汰。
层层选拔下来,最终胜出的是花式跳绳社、芙蓉印社、会计协会等10个浙师大精品社团。
每一个入选社团都亮出十八般武艺,组织了强大的备课组,大学生“老师”常常聚在一起琢磨研讨教案,以石国琴所在的课程与教学研究协会为例,就根据高中生的求知特点开出了“低成本趣味物理实验”、“探寻文学作品中的城市印象”等5门选修课。
花式跳绳社开设的“阳光跳绳学习与模拟舞台实践”课是其中架势最大的一个,这门课有6名老师同时上,学生分为5组,每节课都按小组竞赛方式开展,30个名额每次都能吸引上百名高中生报名,“比不少高中老师开的选修课还受学生欢迎。”
我们在课堂现场看到,两个同学面对面站着,两手交替摆动两根长绳,一名玩家跳着一根短绳,蹦进长绳的圈子,不快一秒,不慢一秒,灵活随着绳子跳跃,单摇、双摇、弓步跳、侧打挽花跳、朋友跳……一条普通的绳子,居然玩出了数百种花样。
大学生开课,一发不可收拾,很多选修课人气爆棚,供不应求,学生喜欢、家长点赞、老师支持。
“大学生老师上课很有趣,新鲜,轻松。”浙师大附中高一(10)班柳承源这学期选了“甲骨文选修课”,他觉得学哥学姐把大学的气息也带到了他们的身边,“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自由轻松的氛围。”
“大学生与高中生年龄相近,有共同语言,更容易融入到学生中去。”高一(18)班班主任汪丽红很支持大学生社团来高中开选修课,“他们带来的知识更新鲜、前沿,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互动活泼的教学风格还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何通海说,这种资源整合既有力地推动了高中课程改革,同时也促进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