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经济

本报记者北京国际车展探营——

浙江车企:从看客到主力

  本报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 陈文文

  “这是吉利的车吗?不可思议!”4月20日,在北京国际车展上,一位外籍记者尾随着参展人流,对一辆香槟色帝豪Cross发出了如上的感叹。

  彼得·霍布里,吉利集团设计副总裁,一直默默地在吉利展台上,微笑地听着各方评价:或惊奇,或赞叹,或感动。“你也听到了吧?将来我们的车型会非常漂亮,所有吉利汽车的用户会感到骄傲!”他对记者说。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车展之一,北京车展吸引了全球所有跨国汽车公司的参与:1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家厂商参展。“我会向大家推荐,吉利展台是本届车展10个必去的展台之一,在这里,你能看到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德国一家商业周刊的记者称。

  距离吉利展台不到200米的众泰汽车,携旗下全系产品来参展。董事长吴建中让工作人员将展台的背景音乐音量调低,“我们是拿产品说话,音乐放那么响,没必要。”

  “士别三年,当刮目相看。”一位当地的资深汽车记者,在参观完浙江车企的展台后,认真地说道,“从以前的看客身份,到如今的主力军,吉利、众泰,还有青年莲花,都越来越棒了。”

  浙企发力新能源车

  “10年前,你谈新能源汽车,或许会被认为一个笑话,但现在,你不谈新能源才是个笑话。”一位资深参展商在车展上,发出这样的感慨。

  无独有偶,北京车展上,浙江3家车企:吉利、众泰、青年莲花,都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先行者。和北京车展“汽车让未来更美好”的主题相对应,青年莲花则是应景地打出“绿动未来”的口号。

  车展上完成全球首发仪式的帝豪Cross,是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概念车。同时另一款帝豪EC7油电混动车型也在车展上展出——密集地推出两款重量级混动新能源车型,这在车展历史上也不多见,吉利主导发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目标,已经不言而喻。“吉利会将油电混合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将持续加大新能源领域的技术投入。”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安聪慧称,在混动领域,既要技术领先,又要保持成本有竞争力。

  “要知道,吉利在混动技术已经研究了9年,我们一直默默地在努力。”他说,九年磨一剑,吉利的混动技术已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GL-ESD能量分流系统,这是世界上第一套单模输入、复合动力分流系统,拥有3项国际发明专利。

  而一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表现出众的众泰,这次参展阵容可谓“史上最强”,不仅有首款SUV,有A级车、B级车,还有纯电动车。纯电动汽车E20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两座的造型非常紧凑,椭圆形的大灯让整车看上去像个大玩具。“E20定位为微型纯电动车,主要用于短途通勤。”众泰汽车董事长吴建中告诉记者,众泰从2006年第一次参加北京车展,到今年已是第9年,每一届都有新能源车参展,不得不说明浙江车企的前瞻性所在。“可以期待的是,今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还将有一个较大的发展空间。”他说。

  青年汽车董事局主席庞青年的表态更为明了:“无论是客车、卡车还是轿车,前期我们传统汽车跟新能源并进发展,到后期,逐步把传统汽车剔除出去,全部变成电动汽车。大概用3到5年的时间。”

  抢占全球品牌高地

  在北京车展上,吉利发布了全新的品牌战略。即吉利将旗下全球鹰、帝豪、英伦三个子品牌统一成一个“GEELY(吉利)”品牌,有全新的LOGO,同时渠道也作出相应调整,在统一品牌架构下完善产品谱系。

  对于这种变化,吉利销售公司总经理孙晓东称,如果用全球鹰、帝豪、英伦汽车3个品牌去宣传会造成资源浪费,但如果只有“吉利”就会有聚焦效应。

  这显然是为吉利的迅速扩张造势。在沃尔沃的支撑下,吉利的技术实力得到快速提升。孙晓东透露,“吉利之所以发展潜力非常大,就是因为它拥有技术上的制高点。我们每天都在和沃尔沃进行交流,例如GX7这款车,我们请沃尔沃进行技术评估,他们提出了100多项改进建议,其中绝大多数都被采用了。”

  “众泰已拥有完全自主的创新平台。这肯定是一个国际化的平台。”吴建中告诉记者,例如众泰Z300的仪表板是美国伟世通提供、座椅由美国江森定制、电动天窗采用的是德国伟巴斯特……“我们要把产品做好,做好的前提是有优秀的供应商。目前大众和通用的一些供应商也和众泰合作,帮助我们不断升级。”

  品质提升后,销量是最好的注脚。2014年,众泰的产销量将上一个台阶,吴建中预计将达18万到20万辆。在新LOGO的助推下,吉利年销量预估可达40万辆。

  自主品牌信心满满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今年一季度汽车销量数据,自主品牌车企表现不佳,销量和市场份额都继续下滑。今年1到3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整车161.78万辆,同比下降8.1%。“这和合资车企的中低端轿车拉低价格,销售透支分不开,直接拉低了最近几年自主品牌的销量。”一位业内人士透露。

  然而,无论是吉利还是众泰,在合资车企价格一路往下探之时,这两家车企的汽车定价反而“一路上扬”。并不奇怪,有粮在手,内心安稳。“粮”就是核心技术。

  吉利总裁安聪慧称,其实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下跌,从去年10月就已出现,“这并非偶然,对自主品牌亦是挑战。” 能否在这一轮自主品牌的“厮杀”中出位,靠的就是是否拥有核心技术。例如帝豪Cross概念车就是基于吉利可扩展平台打造,可在纯电动模式下行驶50公里,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低至46g/km。在今年年底,吉利还计划将帝豪EC7油电混合推向市场,节油率超过35%。

  “中国汽车市场的蛋糕非常大,我对自主品牌还是很乐观的,各凭本事赚钱。”众泰在一季度销量不降反升,达到2万多辆。“一是要有核心技术,我们的Z系列和T系列是完全自主研发,二是众泰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减少早期产品的产销量,推出新品。关键还是产品说话。”吴建中认为。

  “包括吉利在内的自主品牌当前的压力和落后都只是暂时的,我们非常有信心在未来某一个时点赶上外资品牌,2013年J.D.Power一份报告预测,到2018年,国内自主品牌产品的品质将逐步跟上合资车企,我个人认为这一时间将会更早到一些。”孙晓东表示。


浙江日报 经济 00009 浙江车企:从看客到主力 2014-04-21 3443453 2 2014年04月21日 星期一